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2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包括筒体,筒体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接口、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通过法兰连接入火炬系统,筒体下端连接有出口管以及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进口管,筒体内设置有滤芯以及内部带有空腔的滤芯托盘,滤芯托盘上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滤芯的开孔,滤芯托盘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口管的开口,筒体外侧面的上端处连接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双法兰液位计,滤芯的上端位于单法兰液位计的2个压力接口之间,能够避免由于过滤器内部气体聚集产生的过滤器压差异常和滤芯损坏,保持装置长期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航煤产品质量,炼厂航煤系统需要设置三级过滤:航煤出装置为Ⅰ级过滤,航煤进罐区设置Ⅱ级过滤,航煤出罐区设置Ⅲ级过滤,过滤器进出口应设置压力表,并定期检查压差保证过滤器运行正常,以满足航煤技术指标,保障航空安全。过滤器进、出口通常设置于过滤器筒体的下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道吹扫置换残留的N2、加氢过程中油品中溶解的微量H2、CH4等气体,会在航煤过滤器中逸出并聚集于航煤过滤器顶部,当聚集的气体量足够大时,会使滤芯顶部暴露在气体中,造成过滤器的总有效过滤面积减少、过滤器压差异常,易导致滤芯损坏,过滤器使用寿命降低。为了防止出现上述问题,需要定期手动打开过滤器顶部的手阀排气防止气体大量聚集,手动排气会产生一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泄露、着火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可以实时监控气体聚集情况并能自动排气的航煤过滤器,可以减少大量人工工作量,有效实时监控气体聚集情况并实现自动排气,避免过滤器使用过程中的压差异常和滤芯损坏等技术特点的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接口、自动排气阀,所述自动排气阀通过法兰连接入火炬系统,所述筒体下端连接有出口管以及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进口管,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滤芯以及内部带有空腔的滤芯托盘,所述滤芯托盘上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滤芯的开孔,所述滤芯托盘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口管的开口,所述筒体外侧面的上端处连接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双法兰液位计,所述滤芯的上端高度位置位于双法兰液位计的2个压力接口之间。优选的,所述筒体上端可拆卸的连通有头盖,所述安全阀接口、自动排气阀均设置在头盖上,所述安全阀接口位于头盖顶端且安全阀接口的出口处连接有法兰以连接外接输送管道。优选的,所述滤芯内部呈现中空状,且滤芯内部与滤芯托盘内部的空腔相通。优选的,所述滤芯设有三个,三个滤芯等间距且线形排布。优选的,所述自动排气阀开口位置高于滤芯上端。优选的,所述头盖与筒体间通过法兰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出口管的进口端以及进口管的出口端均连接有法兰以连接外装的输送管道。优选的,所述筒体下端至少连接哟三根支架以实现支撑筒体站立排布。优选的,所述自动排气阀设置有前后手阀和副线手阀,便于维修和维修期间通过副线阀手动排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由于过滤器内部气体聚集产生的过滤器压差异常和滤芯损坏,保持装置长期平稳运行,减少人工手动操作,既避免频繁的人工手动排气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也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存在的泄露、着火等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可以实时监控气体聚集情况并能自动排气的航煤过滤器,可以减少大量人工工作量,有效实时监控气体聚集情况并实现自动排气,避免过滤器使用过程中的压差异常和滤芯损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接口2、自动排气阀4,所述自动排气阀4通过法兰连接入火炬系统,所述筒体1下端连接有出口管5以及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进口管6,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滤芯7以及内部带有空腔的滤芯托盘8,所述滤芯托盘8上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滤芯7的开孔,所述滤芯托盘8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口管5的开口,所述筒体1外侧面的上端处连接有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双法兰液位计3,所述滤芯7的上端位于双法兰液位计3的2个压力接口之间,滤芯的滤材层,可以是玻璃纤维材质,也可以是聚酯纤维材质,也可以是木浆纤维加玻璃纤维的复合结构,也可以是木浆纤维加聚酯纤维的复合结构等。原理:航煤通过进口管6进入过滤器内部(筒体1内部),通过滤芯7过滤后进入滤芯托盘8,再通过与滤芯托盘8相连的出口管5流出过滤器。航煤中溶解的微量气体在过滤器内部逸出并聚集后,会通过自动排气阀4排放至火炬,并可通过双法兰液位器判断自动排气阀4工作是否正常,自动排气,自动排气阀44设置有前后手阀和副线手阀,便于维修和维修期间通过副线阀手动排气。航煤生产、储运装置设置航煤过滤器保证了航煤产品质量,并且在运行期间需要严密监控过滤器压差变化,本申请实现了过滤器运行期间自动排气,避免了由于过滤器内部气体聚集产生的过滤器压差异常和滤芯损坏,同时可以大量减少工作量,应用前景广阔。技术原理:自动排气阀4原理:当系统充满水的时候,水中的气体因为温度和压力变化不断逸出向最高处聚集,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的时候,浮筒便会下落带动阀杆向下运动,阀口打开,气体不断排出。当气体压力低于系统压力时,浮筒上升带动阀杆向上运动,阀口关闭,不断的循环运作,本申请对于自动排气阀4规格型号不作具体的限制。双法兰液位计3(又叫双法兰差压变送器)原理:其是测量变送器两端压力之差的变送器,输出标准信号(如4-20mA、1-5V)。双法兰差压变送器有2个压力接口,分为正压端和负压端,一般情况下,差压变送器正压端的压力应大于负压段压力才能测量。现在实用较多的如型号:3851DP的双法兰液位变送器。本申请对于双法兰液位计的规格型号不作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筒体1上端可拆卸的连通有头盖9,所述安全阀接口2、自动排气阀4均设置在头盖9上,所述安全阀接口2位于头盖9顶端且安全阀接口2的出口处连接有法兰以连接外接输送管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检修、维护以及更换滤芯7。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滤芯7内部呈现中空状,且滤芯7内部与滤芯托盘8内部的空腔相通,便于高效过滤,实用性强。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滤芯7设有三个,三个滤芯7等间距且线形排布,具体排布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设以及改变;另一种优选方式,滤芯7设有两个:一个为圆柱状位于滤芯托盘8中心处,一个内部中空的筒状,筒状的滤芯7罩设在圆柱状的滤芯7外。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自动排气阀4开口位置高于滤芯7上端,便于高效排放。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头盖9与筒体1间通过法兰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出口管5的进口端以及进口管6的出口端均连接有法兰以连接外装的输送管道。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筒体1下端至少连接哟三根支架10以实现支撑筒体1站立排布。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自动排气阀4设置有前后手阀和副线手阀,便于维修和维修期间通过副线阀手动排气。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接口(2)、自动排气阀(4),所述自动排气阀(4)通过法兰连接入火炬系统,所述筒体(1)下端连接有出口管(5)以及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进口管(6),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滤芯(7)以及内部带有空腔的滤芯托盘(8),所述滤芯托盘(8)上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滤芯(7)的开孔,所述滤芯托盘(8)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口管(5)的开口,所述筒体(1)外侧面的上端处连接有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双法兰液位计(3),所述滤芯(7)的上端高度位于双法兰液位计(3)的2个压力接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设置有安全阀接口(2)、自动排气阀(4),所述自动排气阀(4)通过法兰连接入火炬系统,所述筒体(1)下端连接有出口管(5)以及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进口管(6),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滤芯(7)以及内部带有空腔的滤芯托盘(8),所述滤芯托盘(8)上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滤芯(7)的开孔,所述滤芯托盘(8)下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口管(5)的开口,所述筒体(1)外侧面的上端处连接有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双法兰液位计(3),所述滤芯(7)的上端高度位于双法兰液位计(3)的2个压力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可拆卸的连通有头盖(9),所述安全阀接口(2)、自动排气阀(4)均设置在头盖(9)上,所述安全阀接口(2)位于头盖(9)顶端且安全阀接口(2)的出口处连接有法兰以连接外接输送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航煤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武义郭建伟李明谢成新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