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2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撒料器,包括下壳、上壳、旋扣结构和盖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围成容置空腔,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口;所述旋扣结构设于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之间,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通过所述旋扣结构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上壳转动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敞口,所述盖体上设有多组播料孔,每组所述播料孔的孔径大小不一致,所述盖体转动时,所述敞口能够与对应的所述播料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撒料器能够快速打开容置空腔以提高装填物料的效率。

sp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撒料器
本技术涉及农作播撒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撒料器。
技术介绍
撒料器常用于园艺和农作领域,可以播撒固体颗粒、液体,比如泥沙、石头、种子和水等等,现有的一些撒料器内设有用于装填物料的容置空腔,需要打开容置空腔以装填物料以及对容置空腔进行维护保养,但是现有的撒料器封盖容置空腔的结构较为复杂,降低了开启容置空腔的效率,从而降低装填物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撒料器,能够快速打开容置空腔以提高装填物料的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撒料器,包括下壳、上壳、旋扣结构和盖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连接围成容置空腔,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口;所述旋扣结构设于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之间,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通过所述旋扣结构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上壳转动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敞口,所述盖体上设有多组播料孔,每组所述播料孔的孔径大小不一致,所述盖体转动时,所述敞口能够与对应的所述播料孔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撒料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将上壳与下壳分离以开启容置空腔,从而方便填充物料,由于上壳与下壳通过旋扣结构来拆装,所以只需要将上壳与下壳对准旋扣结构扣合,然后上壳与下壳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将上壳与下壳固定,相比传统的螺接方式固定,旋扣结构使得上壳与下壳的拆装动作更加简便可靠,且不会发生滑牙等不良现象;另外,通过设置多组孔径大小不一致的播料孔,使撒料器具有多种出料方式,以适应不同种类和大小物料的出料,由此可根据需求装填不同种类的物料。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扣结构包括卡块和卡槽,所述上壳的下部套设于所述下壳上,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二者其一设于所述上壳的内侧壁上,另一设于所述下壳的外侧壁上,以实现上壳和下壳的旋扣配合,从而提高上壳与下壳的拆装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槽设于下壳上,所述卡槽包括导入槽和定位槽,所述导入槽和所述定位槽相交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下壳的上端壁,以实现卡块和卡槽的卡接配合,将卡块从导入槽卡入,然后旋转上壳或下壳,使卡块卡入定位槽内,即可完成上壳与下壳的装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卡块二者其一设有凸起部,另一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缺口,通过凸起部和缺口进行配合,使卡块和卡槽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上壳和下壳的连接更加稳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提把,所述提把的两端均与所述下壳连接,提把方便对撒料器进行握持;相比其他的一些撒料器将提把设在上壳上,本技术的撒料器的提把两端在连接在下壳上,可以降低握持重心,使握持时上壳与下壳不易脱离。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壳的边沿设有铲部,所述敞口位于所述铲部的内侧,通过设置铲部,可以使上壳能够方便地将外界的物料铲入容置空腔,物料被铲取后能够顺着铲部经过播料口滑入下壳内腔中,使撒料器不用拆卸上壳便能入料。另外,通过设置铲部,还可以使物料出料时能够沿着铲部播撒出去,使物料更容易被播撒到预期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铲部上设有多个凸筋,所述凸筋间隔排列于所述铲部的内侧壁,通过设置凸筋,使物料出料时可以被凸筋限位,物料可以沿着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区域被播撒出去,提高物料的播撒准确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凸条,通过拨动凸条,可以带动盖体旋转,从而方便切换不同的播料孔。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撒料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撒料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示出的撒料器的上壳的示意图;图4为图1示出的撒料器的上壳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图1示出的撒料器的盖体的示意图;图6为图1示出的撒料器的盖体的另一视角示意图。附图标记:下壳100、提把110、卡槽120、导入槽121、定位槽122、凸起部123、上壳200、敞口210、铲部220、凸筋221、卡块230、缺口231、盖体300、播料孔310、凸条3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撒料器,包括下壳100、上壳200、旋扣结构和盖体300;上壳200与下壳100连接围成容置空腔,上壳200设有与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口210;旋扣结构设于下壳100和上壳200之间,上壳200和下壳100通过旋扣结构连接;盖体300与上壳200转动连接且能够盖合敞口210,盖体300上设有多组播料孔310,每组播料孔310的孔径大小不一致,盖体300转动时,敞口210能够与对应的播料孔310连通。在实际应用中,将上壳200与下壳100分离以开启容置空腔,从而方便填充物料,由于上壳200与下壳100通过旋扣结构来拆装,所以只需要将上壳200与下壳100对准旋扣结构扣合,然后上壳200与下壳100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将上壳200与下壳100固定,相比传统的螺接方式固定,旋扣结构使得上壳200与下壳100的拆装动作更加简便可靠,且不会发生滑牙等不良现象。另外,通过拆卸分离上壳200和下壳100,有利于对容置空腔进行清理、维护和保养。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盖体300与上壳200转动连接,播料口包括多组播料孔310,每组播料孔310的孔径大小不一致,通过盖体300的转动,敞口210能够分别与不同的播料孔310连通。通过设置多组孔径大小不一致的播料孔310,使撒料器具有多种出料方式,以适应不同种类和大小物料的出料,由此可根据需求装填不同种类的物料。其中,如图2与图5所示,播料口包括有三组播料孔310,分布在盖体300上,盖体300上未设置有播料孔310的区域可用于封盖敞口210,三组播料孔310的整体外轮廓与敞口210基本一致,使播料孔310可以更方便地出料,同时也能保证盖板能够封盖敞口210。另外,图5中,占用面积最大的扇形播料孔310可用于播洒液体,比如在容置空腔内装填需要播撒的液体时就可旋转盖体300使扇形播料孔310与敞口210对应,提高播撒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撒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壳(100);/n上壳(200),所述上壳(200)与所述下壳(100)连接围成容置空腔,所述上壳(200)设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口(210);/n旋扣结构,所述旋扣结构设于所述下壳(100)和所述上壳(200)之间,所述上壳(200)和所述下壳(100)通过所述旋扣结构连接;/n盖体(300),所述盖体(300)与所述上壳(200)转动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敞口(210),所述盖体(300)上设有多组播料孔(310),每组所述播料孔(310)的孔径大小不一致,所述盖体(300)转动时,所述敞口(210)能够与对应的所述播料孔(3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撒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100);
上壳(200),所述上壳(200)与所述下壳(100)连接围成容置空腔,所述上壳(200)设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口(210);
旋扣结构,所述旋扣结构设于所述下壳(100)和所述上壳(200)之间,所述上壳(200)和所述下壳(100)通过所述旋扣结构连接;
盖体(300),所述盖体(300)与所述上壳(200)转动连接且能够盖合所述敞口(210),所述盖体(300)上设有多组播料孔(310),每组所述播料孔(310)的孔径大小不一致,所述盖体(300)转动时,所述敞口(210)能够与对应的所述播料孔(3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撒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扣结构包括卡块(230)和卡槽(120),所述上壳(200)的下部套设于所述下壳(100)上,所述卡块(230)和所述卡槽(120)二者其一设于所述上壳(200)的内侧壁上,另一设于所述下壳(100)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撒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120)设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勇王光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庆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