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24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艾叶、乳香、当归、川芎、黄芪、没药、大黄、芫花、公丁香、冰片、三棱、莪术、吴茱萸、黑附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所述温阳活血中药,研成粉末;S2:将粉末与甘油、黄酒和生姜汁混合,调成糊状物;S3:以患者的神阙穴为中心涂抹糊状物,并用医用贴膜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合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将温阳活血中药外敷于神阙穴,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简便易行,迅速吸收,药物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且经口服药困难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为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消化系统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1810万癌症新发患者和960万癌症死亡患者,其中胃癌和结肠癌占15.9%,根治性手术是治愈早期消化系统肿瘤的重要手段,然而胃瘫综合征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约为5%-13%。胃瘫综合征是以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胃排空迟缓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多发生于手术后3-12天,腹胀、进食困难、恶心、呕吐、反酸烧心、体重减轻、术后胃液引流量持续不减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查体可有振水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目前,西医治疗胃轻瘫主要选用促胃动力药物,比如吗丁啉、胃复安或莫沙必利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应用时间长了以后疗效就会减低。临床上还可以应用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但是这种药物也存在快速耐受性,也就是说重复应用效果会降低。公开号为CN10744147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瘫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口服液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干姜、生姜、半夏、厚朴、甘草、砂仁、陈皮、童参、大黄煎制而成。该专利技术采用以口服方式给药,但是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患者来说,其胃功能紊乱,禁食水,大多不能接受内服汤药治疗,因此,该专利技术适用对象受限,且见效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所述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8-12g、艾叶12-18g、乳香8-12g、当归8-12g、川芎8-12g、黄芪8-12g、没药8-12g、大黄8-12g、芫花3-6g、公丁香3-6g、冰片2-5g、三棱12-18g、莪术12-18g、吴茱萸6-10g、黑附子6-10g。可选的,所述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10g、艾叶15g、乳香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0g、没药10g、大黄10g、芫花5g、公丁香5g、冰片3g、三棱10g、莪术10g、吴茱萸8g、黑附子8g。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所述温阳活血中药20-40g,研成粉末;S2:将粉末与甘油、黄酒和生姜汁混合,调成糊状物;S3:以患者的神阙穴为中心涂抹糊状物,并用医用贴膜固定。可选的,S1中,取所述温阳活血中药30g,研成过100筛的粉末。可选的,S2中,甘油、黄酒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10:3。可选的,S3中,糊状物的涂抹范围为10cm×10cm,糊状物的涂抹厚度为2mm。可选的,S3中,医用贴膜固定后,立刻用38-42oC的热水袋于医用贴膜上热敷30min。可选的,糊状物和医用贴膜每5h更换一次,每天2次,疗程14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契合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机,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将温阳活血中药外敷于神阙穴,具有局部针对性强、不刺激吻合口、不增加胃肠道负荷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将温阳活血中药外敷于神阙穴,药物经脐部直接进入体循环,不经胃肠道、肝脏,可免除肝脏首过消除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简便易行,迅速吸收,药物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且经口服药困难的患者;3.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药物药气味浓厚,药性流转,药物有效分子成分易于渗透过皮肤后,并可长驱直入到血管网络中随血液循环而起到治疗效应,配方中,艾叶、吴茱萸、黑附子为君药,温中散寒、扶助中焦脾阳,顾护中土,解决患者阳虚之根本矛盾;公丁香为臣药,畅通中焦气机,恢复患者中气的升降出入;大黄、芫花为佐助药,降逆导滞;当归、川芎、黄芪为佐助药,益气、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冰片芳香开窍为引经之药,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佐助药,辛窜走散,涤痰通络、活血化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10g、艾叶15g、乳香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0g、没药10g、大黄10g、芫花5g、公丁香5g、冰片3g、三棱10g、莪术10g、吴茱萸8g、黑附子8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温阳活血中药30g,研成过100筛的粉末;S2:将粉末与甘油、黄酒和生姜汁混合,调成糊状物,其中,甘油、黄酒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10:3;S3:将患者的神阙穴洗净擦干,以患者的神阙穴为中心涂抹糊状物,糊状物的涂抹范围为10cm×10cm,糊状物的涂抹厚度为2mm,糊状物涂抹均匀后用医用贴膜固定,每次医用贴膜固定后,立刻用40oC的热水袋于医用贴膜上热敷30min。其中,糊状物和医用贴膜每5h更换一次,每天2次,疗程14天。温阳活血中药的配方中,艾叶、吴茱萸、黑附子为君药,温中散寒、扶助中焦脾阳,顾护中土,解决患者阳虚之根本矛盾;公丁香为臣药,畅通中焦气机,恢复患者中气的升降出入;大黄、芫花为佐助药,降逆导滞;冰片芳香开窍为引经之药,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佐助药,辛窜走散,涤痰通络、活血化瘀。全方共奏益气温元、行气消滞、化瘀通络之功。艾叶中含有挥发油为小分子物质,能被机体快速吸收,艾叶多糖具有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活性和免疫促进作用;大黄中的大黄葱醒类衍生物对大肠粘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加快肠蠕动,同时还能够增加肠腔容积,增高肠内渗透压,从而促进排便;吴茱萸对离体小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时兴奋自发收缩活动,高浓度时则抑制其活动,其止呕作用可能与拮抗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受体有关;黑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冰片有助于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其他药物生物利用度;乳香、没药等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棱、莪术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乳香,气香窜,味淡,故善透窍以理气;没药,气则淡薄,味则辛而微酸,故善化瘀以理血。乳香和没药性皆微温,合用具有宣通脏腑流通经络的功效。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三棱和莪术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证。三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8-12 g、艾叶12-18 g、乳香8-12 g、当归8-12 g、川芎8-12 g、黄芪8-12 g、没药8-12 g、大黄8-12 g、芫花3-6 g、公丁香3-6 g、冰片2-5 g、三棱12-18 g、莪术12-18 g、吴茱萸6-10 g、黑附子6-10 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8-12g、艾叶12-18g、乳香8-12g、当归8-12g、川芎8-12g、黄芪8-12g、没药8-12g、大黄8-12g、芫花3-6g、公丁香3-6g、冰片2-5g、三棱12-18g、莪术12-18g、吴茱萸6-10g、黑附子6-1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阳活血中药包括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中药物制成:透骨草10g、艾叶15g、乳香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0g、没药10g、大黄10g、芫花5g、公丁香5g、冰片3g、三棱10g、莪术10g、吴茱萸8g、黑附子8g。


3.根据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外敷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温阳活血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所述温阳活血中药20-40g,研成粉末;
S2:将粉末与甘油、黄酒和生姜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艺馨王海明黎发根唐潇然李灵生王雨佳黄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