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氧舱
,具体地,涉及一种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软体氧舱作为补养设备在保健、康复、消除运动疲劳、美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软体氧舱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操作过程繁琐,需要进行支撑架组装、舱体挂装、铺设床垫、外部开机等步骤;占用空间较大,且收纳不便;无法实现简单操作下多用途使用,常规的制氧机无法配合舱体加压,便携氧舱无法实现非展开状态下的吸氧功能;现有的软体氧舱重量在100kg左右,在搬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该软体氧舱能够至少解决部分现有的软体氧舱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该软体氧舱系统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软体氧舱,包括:氧舱本体,构造为由内层和外层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体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n氧舱本体(11),构造为由内层和外层形成的双层结构,且具有用于与主机相连接的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其中,所述第一接头(111)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112)与所述内层内侧形成的内腔(110)相连通;/n支撑气垫(12),与所述氧舱本体(11)相连通;以及/n成型气柱(13),至少包括布置在所述氧舱本体(11)的外轮廓上的支撑气柱(131)和连接所述支撑气柱(131)的加强气柱(132),所述支撑气柱(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垫(12)相连通;/n其中,所述软体氧舱(1)配置为:/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体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舱本体(11),构造为由内层和外层形成的双层结构,且具有用于与主机相连接的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其中,所述第一接头(111)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112)与所述内层内侧形成的内腔(110)相连通;
支撑气垫(12),与所述氧舱本体(11)相连通;以及
成型气柱(13),至少包括布置在所述氧舱本体(11)的外轮廓上的支撑气柱(131)和连接所述支撑气柱(131)的加强气柱(132),所述支撑气柱(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垫(12)相连通;
其中,所述软体氧舱(1)配置为:
所述支撑气垫(12)和所述成型气柱(13)通过所述第一接头(111)优先充压,在形成所述软体氧舱(1)的外框架后,对所述氧舱本体(11)充压,以自动形成用于制氧的恒压密闭空间;
在通过所述第一接头(111)和所述第二接头(112)对所述氧舱本体(11)抽气时,所述支撑气垫(12)和所述成型气柱(13)同步自动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1)上连接有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垫(12)和所述成型气柱(13)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束(141),优选地,所述支撑气垫(12)配置有两条相并联的与所述第一接头(111)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束(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氧舱(1)还包括贴设在所述氧舱本体(11)的顶壁上的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5),以及多个与所述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5)相连通的喷射接头(16),优选地,所述软体氧舱(1)还包括设置在氧舱本体(11)上的多个泄压阀(17),所述泄压阀(17)为弹簧式定压泄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舱本体(11)的内层和外层分别设置有开闭件(18)。
5.一种软体氧舱系统,包括主机(2)和通过集成管路与所述主机(2)的相连接的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为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柏杨,常赫,宋宝宝,杨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氧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