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其地下膨大的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精蛋白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口感好,是老少皆宜、百吃不厌的营养佳品。山药通常采用块茎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且生产成本高,并且长期利用块茎繁殖使病毒不断积累导致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而山药茎蔓叶腋处生长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是一种变态茎,休眠期结束后,会发芽形成新的植株。由于每株山药所产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作为繁殖器官繁殖系数高,零余子作繁殖材料,不仅能降低山药生产的成本,加快良种的推广,而且利于品种的提纯复壮,解决种性退化的问题。但是,零余子休眠期长,一般10月至11月收获,到翌年3月至4月萌芽后,播种方能出芽,休眠期长达4个月至6个月之久,限制了生产中适时播种。由于零余子本身质量较小,第一年生产的种薯较小,有效种薯率较低,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且能够提高第一年生产种薯的质量和产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1)将收获58-62天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16h;/n(2)用蒸馏水冲洗2-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n(3)放入26-28℃恒温环境中催芽;/n所述的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收获58-62天的山药零余子,放入混合液中浸泡8-16h;
(2)用蒸馏水冲洗2-3遍,均匀埋于细沙中,用蒸馏水浇湿;
(3)放入26-28℃恒温环境中催芽;
所述的混合液为赤霉素溶液和甘露醇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甘露醇的加入量为赤霉素溶液体积的0.0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山药零余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0-10mg/L。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英,韦本辉,申章佑,周佳,周灵芝,劳承英,黄渝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