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散热器
本申请涉及水冷散热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电子器件运行时,热量的产生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散热器与电子器件接触,通过接触式热传导,将电子器件的热量吸纳,并扩散至空气中。但是目前散热器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散热鳍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第二种是通过冷却液流动加快热量的扩散效率。但是这两种散热方式还有待改进,以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器,以解决水冷散热器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包括基座、涡轮和散热底盖,基座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流动的腔体,腔体包括进液道、出液道和中心腔,进液道和出液道彼此隔绝,中心腔与出液道连通;涡轮装配于中心腔中与基座转动连接,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散热底盖与基座连接以封盖腔体,散热底盖连通进液道和中心腔;其中,进入进液道中的冷却液经散热底盖进入中心腔中,设于中心腔中的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至出液道中,并排出水冷散热器。可选地,散热底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包括:/n基座,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流动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进液道、出液道和中心腔,所述进液道和所述出液道彼此隔绝,所述中心腔与所述出液道连通;/n涡轮,装配于所述中心腔中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以及/n散热底盖,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封盖所述腔体,所述散热底盖连通所述进液道和所述中心腔;/n其中,进入所述进液道中的冷却液经所述散热底盖进入所述中心腔中,设于所述中心腔中的所述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至所述出液道中,并排出所述水冷散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包括:
基座,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流动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进液道、出液道和中心腔,所述进液道和所述出液道彼此隔绝,所述中心腔与所述出液道连通;
涡轮,装配于所述中心腔中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以及
散热底盖,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封盖所述腔体,所述散热底盖连通所述进液道和所述中心腔;
其中,进入所述进液道中的冷却液经所述散热底盖进入所述中心腔中,设于所述中心腔中的所述涡轮用于加速冷却液流动至所述出液道中,并排出所述水冷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盖的朝向所述基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通液槽,所述多个通液槽呈扇形阵列排布,所述多个通液槽的一端向所述散热底盖的中心区域聚集,所述多个通液槽的另一端呈放射状靠近所述散热底盖的外围,所述通液槽连通所述进液道和所述中心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盖朝向所述基座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位于所述散热底盖的中心区域且与所述多个通液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在远离所述过渡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槽面和所述第三槽面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槽面为弧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槽面和所述第三槽面圆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腔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腔底壁上的环形腔侧壁、螺旋线形壁和分区壁,所述螺旋线形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环形腔侧壁连接,所述螺旋线形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环形腔侧壁或者所述螺旋线形壁的第一端相邻设置并间隔形成开口,所述分区壁连接于所述环形腔侧壁和所述螺旋线形壁的外表面,以分隔所述进液道和所述出液道,所述进液道由所述环形腔侧壁、所述螺旋线形壁的外表面、所述分区壁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腔底壁共同构成,所述中心腔由所述腔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军,王伟,李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