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8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所述交换机外壳为长方体,交换机外壳的正面上开有端口,所述端口的左侧设有开关,交换机外壳的侧面上开有散热孔,交换机外壳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LED灯,所述交换机外壳内设有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板、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RS485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RS485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交换机内的温度,主控芯片根据交换机内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当交换机内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时,LED灯亮起,并通过WIFI模块向监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确保设备使用安全,降低了交换机的噪音和电力损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交换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换机
,具体是一种新型交换机。
技术介绍
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它直接与外网联系,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交换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对交换机造成极大的损坏,交换机散热一般采用风扇散热,但不论交换机的功耗大小,风扇一直保持匀速转动,不但会造成电能浪费、增大交换机的噪音,还会增加不必要的电源发热,且风扇使用寿命有限,长期转动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换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换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所述交换机外壳为长方体,交换机外壳的正面上开有端口,所述端口的左侧设有开关,交换机外壳的侧面上开有散热孔,交换机外壳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LED灯,所述交换机外壳内设有散热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本技术中,通过RS485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交换机内的温度,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较轻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少,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散热风扇,使散热风扇的转速降低或者停止,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加重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增多,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加快,当交换机内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时,LED灯亮起,并通过WIFI模块向监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确保设备使用安全,降低了电力损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板、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RS485通信模块,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主控芯片,主板与交换机外壳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温度传感器与主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焊接固定在交换机外壳内壁的顶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温度传感器U3的I/O脚以及主控芯片U1的PE5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U3的VCC脚并接电源;U3的GND脚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U3的型号为DS18B2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报警模块包括LED灯D1,所述LED灯D1通过报警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和三极管Q1,所述LED灯D1的正极接电源;LED灯D1的负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主控芯片U1的PE6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WIFI模块包括WIFI芯片U4,所述芯片U4的RXD脚接主控芯片U1的PA9脚;U4的TXD脚接主控芯片U1的PA10脚;U4的VCC脚接电源;U4的GND脚接地,其中,芯片U4的型号为SKW93A。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RS485通信模块包括RS485接口P1,所述RS485接口P1通过RS485接口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RS485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2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U2的VCC脚并接电源;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U2的A脚接P1的A脚;U2的B脚接P1的B脚;U2的GND脚接地;U2的RO脚接U1的PB10脚;U2的RE脚接U2的DE脚以及U1的PA6脚;U2的DI脚接U1的PB11脚,其中,芯片U2的型号为MAX485。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风扇为具有调速功能的智能风扇,所述散热风扇B1通过风扇驱动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5、电阻R3、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阻R3的一端接U5的LSS脚;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接电容C3的正极以及U5的VBB脚并接电源;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接地;散热风扇B1的一端接U5的OUT1脚;散热风扇B1的另一端接U5的OUT2脚;U5的VREF脚接电源;U5的GND脚接地;U5的IN1脚接U1的PA8脚;U5的IN2脚接U1的PA7脚,其中,驱动芯片U5的型号为A49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交换机,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技术中,通过RS485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交换机内的温度,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较轻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少,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散热风扇,使散热风扇的转速降低或者停止,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加重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增多,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加快,当交换机内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时,LED灯亮起,并通过WIFI模块向监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确保设备使用安全,降低了电力损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2、本技术进一步设计了散热风扇,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交换机内的温度,并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防止散热风扇持续转动造成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风扇转动产生不必要的电源发热,降低交换机的噪音,节约电能;3、本技术进一步设计了报警模块,当交换机内温度超过预设值时,交换机上面的LED灯亮起,提醒工作人员交换机内温度过热,并通过WIFI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监控设备,确保工作人员及时接收报警信息,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交换机的剖视图。图3为一种新型交换机的结构框图。图4为一种新型交换机的电路图。图中:100、控制单元;200、主板;201、主控芯片;300、WIFI模块;400、报警模块;401、LED灯;500、温度传感器;600、RS485通信模块;700、交换机外壳;701、开关;702、端口;703、散热孔;800、散热风扇;900、导热硅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700,所述交换机外壳700为长方体,交换机外壳700的正面上开有端口702,所述端口702的左侧设有开关701,交换机外壳700的侧面上开有散热孔703,交换机外壳700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LED灯401,所述交换机外壳700内设有散热风扇800、温度传感器500和控制单元100;本技术中,通过RS485通信模块600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温度传感器500实时监测交换机内的温度,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较轻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少,通过主控芯片201控制散热风扇800,使散热风扇800的转速降低或者停止,当交换机的数据负载加重时,设备运转产生的热量增多,通过主控芯片201控制散热风扇800的转速加快,当交换机内温度始终居高不下时,LED灯401亮起,并通过WIFI模块300向监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确保设备使用安全,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外壳(700)为长方体,交换机外壳(700)的正面上开有端口(702),所述端口(702)的左侧设有开关(701),交换机外壳(700)的侧面上开有散热孔(703),交换机外壳(700)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LED灯(401),所述交换机外壳(700)内设有散热风扇(800)、温度传感器(500)和控制单元(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外壳(700)为长方体,交换机外壳(700)的正面上开有端口(702),所述端口(702)的左侧设有开关(701),交换机外壳(700)的侧面上开有散热孔(703),交换机外壳(700)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LED灯(401),所述交换机外壳(700)内设有散热风扇(800)、温度传感器(500)和控制单元(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00)包括主板(200)、报警模块(400)、WIFI模块(300)和RS485通信模块(600),所述主板(200)上安装有主控芯片(201),主板(200)与交换机外壳(700)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900),温度传感器(500)与主板(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500)通过焊接固定在交换机外壳(700)内壁的顶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500)通过传感器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温度传感器U3的I/O脚以及主控芯片U1的PE5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U3的VCC脚并接电源;U3的GND脚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U3的型号为DS18B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400)包括LED灯D1,所述LED灯D1通过报警电路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和三极管Q1,所述LED灯D1的正极接电源;LED灯D1的负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主控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超刘学福
申请(专利权)人:始兴县超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