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2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包括机壳组件,所述机壳组件内设有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设有离心风扇,所述转子组件的磁钢套筒的内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内散热板筋,所述机壳组件的外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外散热板筋。通过在转子组件的后端设有离心风扇,转子组件转动时,将带动离心风扇一起转动,离心风扇将作为风源,可有效对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机壳组件进行散热,机壳组件的外表面均布有多条外散热板筋,转子组件的磁钢套筒的内表面均布有多条内散热板筋,可增大转子组件的散热面积,以保证对转子组件的散热效果。无需搭载水或油的泵源及系统,可显著降低航空电机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
本技术涉及航空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
技术介绍
航空电机一般要满足功率高、体积小且质量轻的要求,即高功率密度的要求。高功率密度的设计会使电机的热负荷较高,在电机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如果不能及时被带走,会直接导致电机绝缘下降,绝缘击穿,永磁体退磁等严重问题。因此高功率密度的航空电机散热问题就极为重要。目前对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常用液冷的冷却方式,冷却介质如水、油等,但是,液冷方式需要额外搭载水或油的泵源及系统,如果用在航空电机上,将直接导致航空电机体积过大且质量较重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航空电机的体积过大且质量较重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航空电机的体积和重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包括机壳组件,所述机壳组件内设有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设有离心风扇,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组件(1),所述机壳组件(1)内设有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2),所述转子组件(2)的后端设有离心风扇(7),所述转子组件(2)的磁钢套筒(23)的内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内散热板筋(231),所述机壳组件(1)的外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外散热板筋(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组件(1),所述机壳组件(1)内设有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2),所述转子组件(2)的后端设有离心风扇(7),所述转子组件(2)的磁钢套筒(23)的内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内散热板筋(231),所述机壳组件(1)的外表面均布有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外散热板筋(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1)包括机壳套筒(11),所述机壳套筒(11)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机壳支架(12),所述机壳支架(12)上设有与所述机壳套筒(11)同轴的悬臂套筒(13),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铁芯(3)固定于机壳套筒(11)内,所述转子组件(2)包括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身部通过主轴承(4)与所述悬臂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1)的端部通过副轴承(5)与插装在所述悬臂套筒(13)端部的前端盖(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套筒(23)插装于所述定子铁芯(3)内,所述磁钢套筒(23)与所述转轴(21)通过悬臂支架(2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悬臂式航空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李彦祥高跃刘立军邓春志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龙创电机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