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2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包括机壳和支架;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架包括限位凸台、预压部和弹性抵接部,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预压部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弹性抵接部设于所述支架面向所述机壳的一侧,该支架铆接预压结构使得电机的振动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装配精度的提高,也能起到降低电机噪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有刷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电手提式搅拌器领域的直流有刷电机为了避免电机的振动太大,多数在支架上采用球式的滑动轴承,这样有利于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自动调心,降低支架铆接不紧密所引起的前后支架不同心所引起的振动及噪音的不良影响,但此方法只能稍微地降低电机的振动及噪音,并不能将电机的振动及噪音控制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而且生产的不良率高,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手提式搅拌器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电机支架铆接紧密的程度,使之不会与机壳铆接时再出现高低不平,倾斜等不良的支架铆接预压结构,该支架铆接预压结构使得电机的振动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装配精度的提高,也能起到降低电机噪音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包括机壳和支架;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架包括限位凸台、预压部和弹性抵接部,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预压部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弹性抵接部设于所述支架面向所述机壳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预压部的长和宽为4.9~5.1mm,所述预压部的高为1.4~1.6mm。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抵接部为锥形凸起柱,所述锥形凸起柱的底部直径为0.7~0.8mm,所述锥形凸起柱的高度为1.4~1.6mm。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起柱的顶部圆弧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定位部。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连扣卷铆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包括一个第一凸扣和两个第一扣槽,所述第一凸扣设于两个第一扣槽之间,所述第一凸扣呈水滴状;所述第二扣部设于与所述第一扣部的位置对应处,所述第二扣部包括两个第二凸扣和一个第二扣槽,所述第二凸扣呈水滴状,所述第二扣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凸扣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凸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扣槽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扣槽与所述第一凸扣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部等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扣部与所述第一扣部相对应设有多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电机在铆接后盖时可以先通过支架顶端的预压部进行预压,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支架下端的弹性抵接部会顶住磁钢逐渐变形变短,直到支架平面与机壳端面贴平,最后再对支架进行铆接,此法可以保证支架平面与机壳端面完全紧贴之后再进行铆接,可以大大提高支架上的轴承室与机壳内圆的同心度,使电机的振动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装配精度的提高,也能起到降低电机噪音的效果。2、通过在支架上增加预压设计,在几乎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降低电机的振动及噪音,电机的三轴振动分别可以达到x轴<5m/s2,y轴>5m/s2,z轴<2.4m/s2;电机的噪音在10000rpm以上,同等转速条件下可以降低3dBA。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拆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壳100,有限位槽110;支架200,限位凸台210,预压部220,弹性抵接部230,定位部240;磁钢3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见图1-图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包括机壳100和支架200。其中,机壳100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110;支架200包括限位凸台210、预压部220和弹性抵接部230,限位凸台210与限位槽110的位置相对应,预压部220设于支架200背离机壳100的一侧,弹性抵接部230设于支架200面向机壳100的一侧。限位凸台210与限位槽110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支架200在与机壳100连接过程中,机壳100行径过大的问题,当限位凸台210运动到与限位槽110抵接时说明已经连接到位。本实施方式工作原理:当电机在铆接后盖时可以先通过支架100顶端的预压部110进行预压,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支架100下端的弹性抵接部230会顶住磁钢400逐渐变形变短,直到支架100平面与机壳端面贴平,最后再对支架100进行铆接,此法可以保证支架100平面与机壳200端面完全紧贴之后再进行铆接,可以大大提高支架100上的轴承室与机壳200内圆的同心度,使电机的振动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装配精度的提高,也能起到降低电机噪音的效果。另外,通过在支架100上增加预压设计,在几乎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降低电机的振动及噪音,电机的三轴振动分别可以达到x轴<5m/s2,y轴>5m/s2,z轴<2.4m/s2;电机的噪音在10000rpm以上,同等转速条件下可以降低3dBA。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压部220的长和宽均为4.9~5.1mm,优选5mm;预压部220的高为1.4~1.6mm,优选1.5mm,这样在几乎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同时解决了电机振动和噪音的问题。请参见图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抵接部230为锥形凸起柱,该锥形凸起柱的材质可以选择弹簧钢,成本低耐用,锥形设计形变大且变形快,方便快速将支架100平面与机壳200端面完全紧贴之后再进行铆接。优选地,锥形凸起柱的顶部圆弧设置,这样锥形凸起柱不易断裂,延长使用寿命。请参见图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200上还设有定位部240,这样方便支架200在与机壳100连接时提前位置对准,定位部240与两相邻磁钢300的间隙连接,磁钢300设于机壳100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壳100连扣卷铆成型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机壳100包括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第一扣部包括一个第一凸扣和两个第一扣槽,第一凸扣设于两个第一扣槽之间,第一凸扣呈水滴状;第二扣部设于与第一扣部的位置对应处,第二扣部包括两个第二凸扣和一个第二扣槽,第二凸扣呈水滴状,第二扣槽设于两个第二凸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0)和支架(200);/n所述机壳(100)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110);/n所述支架(200)包括限位凸台(210)、预压部(220)和弹性抵接部(230),所述限位凸台(210)与所述限位槽(1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预压部(220)设于所述支架(200)背离所述机壳(100)的一侧,所述弹性抵接部(230)设于所述支架(200)面向所述机壳(100)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0)和支架(200);
所述机壳(100)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110);
所述支架(200)包括限位凸台(210)、预压部(220)和弹性抵接部(230),所述限位凸台(210)与所述限位槽(1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预压部(220)设于所述支架(200)背离所述机壳(100)的一侧,所述弹性抵接部(230)设于所述支架(200)面向所述机壳(1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部(220)的长和宽为4.9~5.1mm,所述预压部(220)的高为1.4~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部(230)为锥形凸起柱,所述锥形凸起柱的底部直径为0.7~0.8mm,所述锥形凸起柱的高度为1.4~1.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架铆接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广源陈坤桂易恭才闫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