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7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活动孔,所述箱体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线板,所述固线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滑动连接在活动孔中,所述第一螺栓在箱体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箱体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上端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冷却池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解决了配电箱因为使用过程中过热而容易产生意外的问题和解决了输电箱在使用过程无法轻松移动和固定的问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目前配电箱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出现事故,其次在配电箱在需要移动时会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活动孔,所述箱体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线板,所述固线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滑动连接在活动孔中,所述第一螺栓在箱体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箱体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上端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冷却池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右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回路且冷却回路的另一端穿过箱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左侧,所述底板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间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在固定槽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上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下方转动连接转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外侧前端设置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回路在箱体内设置有吸热片且吸热片上下贯穿冷却回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槽底端均设置有胶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轮轴心转动连接在固定环内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回路材质为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回路在第二水泵的出水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右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且报警器通过传输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首先在箱体上设置有冷却池,冷却池右侧为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水泵将冷却池中的液体运输到箱体内,箱体内设置有吸热片增加吸热面积,将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一水泵吸入冷却池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水泵和冷却回路再次送入箱体内,在冷却回路上的第二水泵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经过冷却池温度依旧过高时就会触发报警器,解决了配电箱因为使用过程中过热而容易产生意外的问题。2、本技术中,在底板下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上设置有活动孔,通过活动孔可以调节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的高度,从而控制转轮的位置,当需要移动时将转轮露出,然后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住,当需要固定时,只需将第二螺母松开将转轮收入固定槽内,在将第二螺母固定即可,解决了输电箱在使用过程无法轻松移动和固定的问题,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例说明:1、第一水泵;2、第一输水管;3、冷却池;4、第二输水管;5、第二水泵;6、冷却回路;7、吸热片;8、活动孔;9、箱体;10、底板;11、固定槽;12、第一螺母;13、第一螺栓;14、固线板;15、把手;16、第二螺栓;17、第二螺母;18、胶垫;19、转轮;20、固定环;21、温度传感器;22、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包括底板10,底板10上方设置有箱体9,箱体9两侧均设置有活动孔8,箱体9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线板14,固线板1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3且第一螺栓13滑动连接在活动孔8中,第一螺栓13在箱体9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箱体9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池3,冷却池3上端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2的一端且第一输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冷却池3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且第二输水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5,第二水泵5右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回路6且冷却回路6的另一端穿过箱体9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1左侧,底板10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中间设置有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在固定槽11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7,第二螺栓16上设置有固定环20且固定环20下方转动连接转轮19。首先在箱体9上设置有冷却池3,冷却池3右侧为第二水泵5,通过第二水泵5将冷却池3中的液体运输到箱体9内,箱体9内设置有吸热片7增加吸热面积,将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一水泵1吸入冷却池3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水泵5和冷却回路6再次送入箱体9内,在冷却回路6上的第二水泵5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当经过冷却池3温度依旧过高时就会触发报警器22,解决了配电箱因为使用过程中过热而容易产生意外的问题,在底板10下端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上设置有活动孔8,通过活动孔8可以调节第二螺栓16和第二螺母17的高度,从而控制转轮19的位置,当需要移动时将转轮19露出,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6和第二螺母17固定住,当需要固定时,只需将第二螺母17松开将转轮19收入固定槽11内,在将第二螺母17固定即可,解决了输电箱在使用过程无法轻松移动和固定的问题。箱体9外侧前端设置有把手15,拉开箱体9门露出内腔,冷却回路6在箱体9内设置有吸热片7且吸热片7上下贯穿冷却回路6,加大吸热面积加快散热,固定槽11底端均设置有胶垫18,增加摩擦,方便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方设置有箱体(9),所述箱体(9)两侧均设置有活动孔(8),所述箱体(9)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线板(14),所述固线板(1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3)且第一螺栓(13)滑动连接在活动孔(8)中,所述第一螺栓(13)在箱体(9)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所述箱体(9)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池(3),所述冷却池(3)上端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2)的一端且第一输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所述冷却池(3)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且第二输水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5),所述第二水泵(5)右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回路(6)且冷却回路(6)的另一端穿过箱体(9)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1)左侧,所述底板(10)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中间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在固定槽(11)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7),所述第二螺栓(16)上设置有固定环(20)且固定环(20)下方转动连接转轮(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腔可调的配电箱,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方设置有箱体(9),所述箱体(9)两侧均设置有活动孔(8),所述箱体(9)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线板(14),所述固线板(1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3)且第一螺栓(13)滑动连接在活动孔(8)中,所述第一螺栓(13)在箱体(9)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所述箱体(9)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池(3),所述冷却池(3)上端左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水管(2)的一端且第一输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所述冷却池(3)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且第二输水管(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5),所述第二水泵(5)右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回路(6)且冷却回路(6)的另一端穿过箱体(9)固定连接在第一水泵(1)左侧,所述底板(10)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中间设置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在固定槽(11)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7),所述第二螺栓(16)上设置有固定环(20)且固定环(20)下方转动连接转轮(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坤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英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