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壁式直流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直流屏,包括直流屏箱体,直流屏箱体外有风管,直流屏箱体顶面开有通风口,风管外侧有换热套,换热套内有相变填料,向外延伸有翅片,风管上有干燥仓,干燥仓内有干燥剂,干燥仓上有干燥仓仓门,干燥仓仓门一端通过合页与干燥仓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搭扣与干燥仓固定,直流屏箱体底面有风机,风管与风机相连,风机为鼓风机;直流屏箱体内有控制装置;通过在直流屏箱体外围设置风管,风管外设置换热套,可通过风机将直流屏箱体内的热量吹入风管,与换热套内的相变填料换热降温,有助于直流屏箱体内的温度下降,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元器件使用寿命降低;风管末端加装干燥仓对空气进行干燥,有利于直流屏箱体内部的除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壁式直流屏
本技术涉及直流屏领域,具体为一种挂壁式直流屏。
技术介绍
挂壁式直流屏为了满足挂壁的需求,常常将内部元器件设置的非常紧凑,在缩小了整体体积的同时,也带来的热量不易排出,不同元器件的发热量相互影响较大,导致挂壁式直流屏整体发热量较大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仅在直流屏箱体上加装了散热扇,而散热扇存在散热量不足的问题,经较长时间使用后,仍然存在直流屏整体温度高,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风险;当安装挂壁式直流屏处湿度较大或温差较大时,箱体内部存在因受潮导致元器件故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直流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直流屏箱体,所述直流屏箱体内有整流-监控模块、降压模块、配电模块、绝缘闪光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和电源,所述直流屏箱体上有挂壁安装件,所述直流屏箱体外有风管,所述直流屏箱体顶面开有通风口,所述直流屏箱体通过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风管相连通,所述风管外侧有换热套,所述换热套内有相变填料,向外延伸有翅片,所述风管上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仓上有干燥仓仓门,所述干燥仓仓门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干燥仓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搭扣与所述干燥仓固定,所述直流屏箱体底面有风机,所述风管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风机为鼓风机;所述直流屏箱体内有控制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上有换热槽,所述换热槽为截面为梯形的突出槽;所述换热槽在所述风管竖直段外侧面纵向排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换热槽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末端所设所述换热槽内壁上装有TEC制冷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流屏箱体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TEC制冷片、所述风机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相变填料为石蜡颗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仓仓门与所述干燥仓之间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直流屏箱体外围设置风管,风管外设置换热套,可通过风机将直流屏箱体内的热量吹入风管,与换热套内的相变填料换热降温,有助于直流屏箱体内的温度下降,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元器件使用寿命降低;风管末端加装干燥仓对空气进行干燥,有利于直流屏箱体内部的除湿。进一步的,相变填料采用石蜡,通过换热槽与折流板加大风管内热空气与换热套的接触面积,通过石蜡融化吸收热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热空气温度,末端设置TEC制冷片,进一步降低了换热后空气的温度,使直流屏箱体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的,换热套外设置翅片,有利于石蜡的快速降温凝固,有利于相变填料的可持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流屏箱体、2-通风口、3-风管、4-换热套、5-换热槽、6-翅片、7-折流板、8-TEC制冷片、9-控制装置、10-干燥仓仓门、11-弹簧搭扣、12-风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直流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直流屏箱体1,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整流-监控模块、降压模块、配电模块、绝缘闪光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和电源,所述直流屏箱体1上有挂壁安装件,所述直流屏箱体1外有风管3,所述直流屏箱体1顶面开有通风口2,所述直流屏箱体1通过所述通风口2与所述风管3相连通,所述风管3外侧有换热套4,所述换热套4内有相变填料,向外延伸有翅片6,所述风管3上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仓上有干燥仓仓门10,所述干燥仓仓门10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干燥仓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搭扣与所述干燥仓固定,所述直流屏箱体1底面有风机12,所述风管3与所述风机12相连,所述风机12为鼓风机;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控制装置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3上有换热槽5,所述换热槽5为截面为梯形的突出槽;所述换热槽5在所述风管3竖直段外侧面纵向排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3内有折流板7,所述折流板7与所述换热槽5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3末端所设所述换热槽5内壁上装有TEC制冷片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9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TEC制冷片8、所述风机12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相变填料为石蜡颗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仓仓门10与所述干燥仓之间有密封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控制装置9内的微处理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直流屏箱体1内的温度过高时,启动风机12和TEC制冷片8,风机12将直流屏箱体1内的空气通过通风口2吹入风管3内,热空气或潮湿空气沿风管3流动,到达折流板7处时,在折流板7的作用下向换热槽5内流动并与换热套4内的石蜡充分换热,石蜡吸热融化,空气温度降低,同时TEC制冷片8使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同时TEC制冷片8的背部将温度传至换热套4内的石蜡上,降温后的空气进入干燥仓中,经干燥剂除湿后经风机12再次进入直流屏箱体1中;换热套4内的石蜡吸收热量融化,通过翅片6使温度快速降低,石蜡再次凝固,以循环使用;当直流屏箱体1内仅湿度较大,温度为达到降温需求时,仅启动风机12,不启动TEC制冷片8,节省能源;工作一定时间后,打开弹簧搭扣11后开启干燥仓仓门10更换干燥剂,以确保除湿效果。本技术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爱特梅尔牌89C51单片机,89C51通过内置程序控制电机启停,89C51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技术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壁式直流屏,包括直流屏箱体(1),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整流-监控模块、降压模块、配电模块、绝缘闪光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和电源,所述直流屏箱体(1)上有挂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屏箱体(1)外有风管(3),所述直流屏箱体(1)顶面开有通风口(2),所述直流屏箱体(1)通过所述通风口(2)与所述风管(3)相连通,所述风管(3)外侧有换热套(4),所述换热套(4)内有相变填料,向外延伸有翅片(6),所述风管(3)上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仓上有干燥仓仓门(10),所述干燥仓仓门(10)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干燥仓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搭扣与所述干燥仓固定,所述直流屏箱体(1)底面有风机(12),所述风管(3)与所述风机(12)相连,所述风机(12)为鼓风机;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控制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壁式直流屏,包括直流屏箱体(1),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整流-监控模块、降压模块、配电模块、绝缘闪光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和电源,所述直流屏箱体(1)上有挂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屏箱体(1)外有风管(3),所述直流屏箱体(1)顶面开有通风口(2),所述直流屏箱体(1)通过所述通风口(2)与所述风管(3)相连通,所述风管(3)外侧有换热套(4),所述换热套(4)内有相变填料,向外延伸有翅片(6),所述风管(3)上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仓上有干燥仓仓门(10),所述干燥仓仓门(10)一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干燥仓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搭扣与所述干燥仓固定,所述直流屏箱体(1)底面有风机(12),所述风管(3)与所述风机(12)相连,所述风机(12)为鼓风机;所述直流屏箱体(1)内有控制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壁式直流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3)上有换热槽(5),所述换热槽(5)为截面为梯形的突出槽;所述换热槽(5)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生陈靖辉李宏李丽琼林鹏陈聪钟晓琴钟连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力源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