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7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物联网配电箱领域,提供了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呈L形,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底座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轨,所述安装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的一端活动穿插有活动卡块,当使用者安装配电箱内部电气元件时,活动块通过滑块沿着滑槽进行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活动块带动活动卡块收缩到安装块的内部,使得活动卡块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通孔相脱离,当活动块移动到最大位置时,使用者转动拉杆,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拆卸,从而便于扩大了配电箱的空间,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现有的物联网智慧配电箱在使用多为一体结构,无法拆卸开,在对内部安装继电器等电器元件的过程中,往往因为配电箱空间较小,造成安装困难,对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使用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旨在解决无法拆卸开,在对内部安装继电器等电器元件的过程中,往往因为配电箱空间较小,造成安装困难,对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使用十分的不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3),所述安装框架(3)呈L形,所述安装框架(3)与所述底座(1)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轨(7),所述安装轨(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0),所述安装块(10)内部的一端活动穿插有活动卡块(9),所述活动卡块(9)的一端活动穿插在所述安装轨(7)的内部,所述活动卡块(9)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环(14),所述活动环(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10)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智慧物联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3),所述安装框架(3)呈L形,所述安装框架(3)与所述底座(1)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轨(7),所述安装轨(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0),所述安装块(10)内部的一端活动穿插有活动卡块(9),所述活动卡块(9)的一端活动穿插在所述安装轨(7)的内部,所述活动卡块(9)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环(14),所述活动环(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10)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8)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5),所述安装块(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呈L形,且形状相反,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块(15)活动连接,所述安装轨(7)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其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活动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平章琪朗章梓凌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广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