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2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阵列、功分网络、校准网络和馈电装置,所述馈电装置包括导体座、介质块、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所述导体座内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内导体插针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外导体插针靠近安装孔固定于导体座,并且外导体插针平行于内导体插针,所述内导体插针和所述外导体插针穿过所述反射板且均与功分网络和校准网络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利用内导体插针实现两个天线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取代了同轴线缆结构,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在焊接时,可利用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采用插接方式与两天线部件连接,定位更加简单,适于自动化焊接,有利于快速装配和快速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
技术介绍
在基站天线领域中,一般地,天线内各部件之间多采用同轴电缆进行连接,由于线缆较多,难以实现自动化焊接,只能采用手动焊接形式,生产效率低,焊接一致性较差。对于大规模天线而言,随着端口数增加,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线缆的难度也增大,手动焊接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适应自动化焊接、提高生产效率的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阵列、功分网络、校准网络和馈电装置,所述功分网络和所述校准网络分设于所述反射板正反两侧,所述馈电装置包括导体座、介质块、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所述导体座内开设有多个贯穿两端的安装孔,所述内导体插针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通过介质块固定于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所述内导体插针,所述外导体插针靠近安装孔固定于导体座,并且外导体插针平行于内导体插针,所述内导体插针和所述外导体插针穿过所述反射板且均与功分网络和校准网络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导体插针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并使每个安装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外导体插针。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直线分布,相邻两个内导体插针之间设有外导体插针。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环形分布。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导体插针设于相邻两个内导体插针之间,且多个所述内导体所形成的环形结构的直径与多个外导体所形成的环形结构的直径相同。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导体插针与设于其两测的外导体插针沿多个所述安装孔所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径向排布。进一步设置:所述辐射阵列设有多列,所述功分网络包括多条分别对应与所述辐射阵列连接的功分传输线,当所述导体座上设有多个内导体插针时,多个所述内导体插针与所述功分传输线的输入端口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设置:所述天线还包括校准功分系统,所述校准功分系统包括腔体和设于腔体内的校准功分板,所述校准功分板上凸出设有可穿出于腔体外部的传输端子,所述传输端子穿过所述校准网络并与校准网络电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涉及的天线中,利用内导体插针实现两个天线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外导体插针用于接地,导体座环绕于内导体插针外周,形成了信号屏蔽结构,取代了现有的同轴线缆结构,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在焊接上,此馈电装置较为精简,可利用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采用插接方式与两天线部件连接,定位更加简单,适于自动化焊接,有利于快速装配和快速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天线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馈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馈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馈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馈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天线去除天线罩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2、辐射阵列、功分网络3、校准网络4和馈电装置,所述功分网络3和所述校准网络4分设于所述反射板2正反两侧,所述馈电装置包括导体座11、介质块12、内导体插针13和外导体插针14,所述导体座11内开设有多个贯穿两端的安装孔111,所述内导体插针13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1并通过介质块12固定于安装孔111,每个所述安装孔111内穿设有所述内导体插针13,所述外导体插针14靠近安装孔111固定于导体座11,并且外导体插针14平行于内导体插针13,所述内导体插针13和所述外导体插针14穿过所述反射板2且均与功分网络3和校准网络4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利用内导体插针13实现两个天线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外导体插针14和导体座11用于接地,且外导体插针14与导体座11导电连接,导体座11环绕于内导体插针13外周,形成了信号屏蔽结构,构成类似同轴线缆结构,可实现相同的电信号传输功能,从而取代了现有的同轴线缆结构。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在焊接上,此馈电装置1较为精简,可利用内导体插针13和外导体插针14采用插接方式与两天线部件连接,定位更加简单,适于自动化焊接,有利于快速装配和快速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在导体座11上设置多个内导体插针13,可同时集成多个传输线路,相对于现有采用馈电电缆的连接方式,本馈电装置1更加精简,集成化程度更高,减小了占用空间,有利于天线的小型化。对于大规模天线内部有限的布局空间来说,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隙较小,对于手动焊接同轴线缆来说操作难度较大,焊接效率较低,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成本,而且同轴线缆在较小空间内布设的难度也较大,不利于天线部件的快速组装,也不利于天线的小型化。通过采用本馈电装置1取代同轴线缆的连接,馈电装置1的内导体插针13和外导体插针14自身与天线部件起到了快速定位装配的作用,定位精度高,便于进行自动焊接,减少人为操作的麻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同一导体座上集成多个内导体插针13,仅需要与天线部件上与馈电装置1对应的一个连接点连接,即可实现多个传输线路的连通,减少天线部件上布设的连接点的数量,组装焊接更加高效,整体天线结构也更加精简。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插针14围绕所述安装孔111设置,并使每个安装孔11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外导体插针14。一方面,增加外导体插针14的数量,增加馈电装置1与天线部件的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在内导体插针13的周围分布外导体插针14,利用外导体插针14形成的信号屏蔽结构,减少内导体插针13在传输信号过程中信号的损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座11呈圆柱型结构,所述安装孔111呈环形分布,每个内导体插针13插设于对应的安装孔111的中部,多个内导体插针13也共同形成环形分布的结构。所述内导体插针13的两侧均设有外导体插针14,在本技术中,外导体插针14分布结构有如下两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插针14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内导体插针13之间,即相邻两个内导体插针13之间仅设置一个外导体插针14,且外导体插针14与内导体插针13呈共圆排布。通过将内导体插针13呈环形结构设置,充分利用导体座11的空间,在组装时较为容易进行定位,不易发生错位安装,组装更加简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阵列、功分网络、校准网络和馈电装置,所述功分网络和所述校准网络分设于所述反射板正反两侧,其特征是:所述馈电装置包括导体座、介质块、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所述导体座内开设有多个贯穿两端的安装孔,所述内导体插针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通过介质块固定于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所述内导体插针,所述外导体插针靠近安装孔固定于导体座,并且外导体插针平行于内导体插针,所述内导体插针和所述外导体插针穿过所述反射板且均与功分网络和校准网络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阵列、功分网络、校准网络和馈电装置,所述功分网络和所述校准网络分设于所述反射板正反两侧,其特征是:所述馈电装置包括导体座、介质块、内导体插针和外导体插针,所述导体座内开设有多个贯穿两端的安装孔,所述内导体插针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通过介质块固定于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所述内导体插针,所述外导体插针靠近安装孔固定于导体座,并且外导体插针平行于内导体插针,所述内导体插针和所述外导体插针穿过所述反射板且均与功分网络和校准网络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所述外导体插针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并使每个安装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外导体插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直线分布,相邻两个内导体插针之间设有外导体插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卫强李轶帆曾大鹏王钦源陈礼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