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76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码印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控制箱、水箱及设置在水箱内的雾化器,在湿度控制箱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面料进口和面料出口,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进口一端设置有加湿环,加湿环的上下两个内端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雾化孔,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出口一端设置有吸湿环,所述吸湿环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在吸湿环朝向加湿环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对面料加湿的控制,确保加湿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码印花
,尤其是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数码印花机在印花烘干后,其面料本身比较干燥,在收卷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面料受损而影响品质。所以需要对面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湿处理,但是现有的加湿装置难以控制加湿程度,容易造成过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能有效控制对面料的加湿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控制箱、水箱及设置在水箱内的雾化器,在湿度控制箱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面料进口和面料出口,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进口一端设置有加湿环,所述加湿环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加湿环的上下两个内端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雾化孔,所述加湿环上设置有雾化管道,雾化管道的一端与加湿环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的水箱内并与雾化器连接,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出口一端设置有吸湿环,所述吸湿环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在吸湿环朝向加湿环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风孔,在吸湿环上设置有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的一端与吸湿环内部的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在湿度控制箱外部的吸风管道上设置有风机;面料从湿度控制箱的面料进口进入后依次穿过加湿环、吸湿环后从面料出口输出。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实用过程中,面料穿过湿度控制箱的过程中,水箱内的雾化器将水雾化后通过雾化管道输送至加湿环内,并从雾化孔喷出朝向面料的两侧,对面料进行加湿,同时吸湿环在风机的作用下将雾化汽吸入吸湿环并输送至湿度控制箱外部,所述对于加湿的范围仅仅限制在加湿环和吸湿环之间,以确保湿度控制箱内不会因雾化汽增加而造成湿度控制不精确的情况,极大提升了对面料的加湿效果及控制精度,提升面料品质。在湿度控制箱内部设置有往复移动机构,所述吸湿环设置在往复移动机构上,往复移动机构用于调节吸湿环与加湿环在面料输送方向的水平距离,在湿度控制箱内部的吸风管道为软管。通过往复移动机构的设计,能有效实现对加湿环及吸湿环之间的间距的控制,从而改变雾化汽所作用的范围,对湿度的控制更加精准,调节范围广。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结构为:在吸湿环上方的湿度控制下内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板,在连接板之间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在连接板之间还设置一根螺杆,所述螺杆与导向杆平行,在吸湿环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吸湿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和与螺杆相配合的螺孔,在湿度控制箱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螺杆之间传动连接。该结构可以通过电动机带动螺杆的转动使得安装板及吸湿环在导向杆上产生移动并定位,实现对其位置的调节,简单方便。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对面料加湿的控制,确保加湿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控制箱1、水箱2及设置在水箱2内的雾化器3,在湿度控制箱1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面料进口4和面料出口5,在湿度控制箱1内部靠近面料进口4一端设置有加湿环6,所述加湿环6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加湿环6的上下两个内端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雾化孔7,所述加湿环6上设置有雾化管道17,雾化管道17的一端与加湿环6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1外部的水箱2内并与雾化器3连接,在湿度控制箱1内部靠近面料出口5一端设置有吸湿环8,所述吸湿环8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在吸湿环8朝向加湿环6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风孔9,在吸湿环8上设置有吸风管道10,所述吸风管道10的一端与吸湿环8内部的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1外部,在湿度控制箱1外部的吸风管道10上设置有风机11;面料从湿度控制箱1的面料进口4进入后依次穿过加湿环6、吸湿环8后从面料出口5输出。在湿度控制箱1内部设置有往复移动机构,所述吸湿环8设置在往复移动机构上,往复移动机构用于调节吸湿环8与加湿环6在面料输送方向的水平距离,在湿度控制箱1内部的吸风管道10为软管。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结构为:在吸湿环8上方的湿度控制下内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板12,在连接板12之间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13,在连接板12之间还设置一根螺杆14,所述螺杆14与导向杆13平行,在吸湿环8上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与吸湿环8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3相配合的导向孔和与螺杆14相配合的螺孔,在湿度控制箱1上设置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与螺杆14之间传动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湿度控制箱、水箱及设置在水箱内的雾化器,在湿度控制箱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面料进口和面料出口,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进口一端设置有加湿环,所述加湿环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加湿环的上下两个内端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雾化孔,所述加湿环上设置有雾化管道,雾化管道的一端与加湿环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的水箱内并与雾化器连接,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出口一端设置有吸湿环,所述吸湿环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在吸湿环朝向加湿环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风孔,在吸湿环上设置有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的一端与吸湿环内部的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在湿度控制箱外部的吸风管道上设置有风机;面料从湿度控制箱的面料进口进入后依次穿过加湿环、吸湿环后从面料出口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印花机的面料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湿度控制箱、水箱及设置在水箱内的雾化器,在湿度控制箱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面料进口和面料出口,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进口一端设置有加湿环,所述加湿环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加湿环的上下两个内端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雾化孔,所述加湿环上设置有雾化管道,雾化管道的一端与加湿环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的水箱内并与雾化器连接,在湿度控制箱内部靠近面料出口一端设置有吸湿环,所述吸湿环呈矩形环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在吸湿环朝向加湿环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风孔,在吸湿环上设置有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的一端与吸湿环内部的中空结构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湿度控制箱外部,在湿度控制箱外部的吸风管道上设置有风机;面料从湿度控制箱的面料进口进入后依次穿过加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瑛朱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润芝丝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