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67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检测座、射线接收模块,放射模块和进气管,检测座安装于机架上且内部形成检测腔室,射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伸入检测座的检测腔室内,放射模块的放射端伸入检测座的检测腔室内且与射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相对分隔形成供滤纸置入的检测区域,进气管与检测座的检测腔室相连通,上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可实现采样点和检测点处于同一位置上,从而免除对滤纸在采样点与检测点之间的输送工序,有效避免滤纸受到外界因素污染或因抖动导致滤纸上的颗粒物分布均匀度变化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上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气检测仪器
,尤其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是导致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检测装置对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进行检测是判断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是先使用滤纸在采样点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采集,然后将完成采样的滤纸输送到检测点进行颗粒物检测,但是,在输送过程中,滤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污染或因抖动导致滤纸上的颗粒物分布均匀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后续的颗粒物检测的准确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检测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内部形成检测腔室;射线接收模块,其接收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放射模块,其放射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且与所述射线接收模块的所述接收端相对分隔形成用于供滤纸置入的检测区域;进气管,与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射线接收模块的接收端和放射模块的放射端均伸入检测座的检测腔室内,并将进气管与检测腔室相连通,实现采样点和检测点处于同一位置上,从而免除对滤纸在采样点与检测点之间的输送工序,有效避免滤纸受到外界因素污染或因抖动导致滤纸上的颗粒物分布均匀度变化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上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准确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检测座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具有进气腔的第一座体,以及具有出气腔的活动座,所述第一座体的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活动座的所述出气腔相互连通形成所述检测腔室,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滤纸夹持或释放。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座体,所述活动座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第一压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活动座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杆往复摆动以与所述活动座相抵接或相分离。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偏心轮,所述第一压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或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以使所述偏心轮顶压所述第一压杆远离所述活动座的一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电性连接且用于识别所述偏心轮的第一转动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电性连接且用于识别所述偏心轮的第二转动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单元,所述偏心轮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压杆处于压紧状态,所述偏心轮处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压杆处于松弛状态。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为电机,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轴和用于与所述活动座相抵接的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通过所述同步轴与所述第一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分别设于所述活动座的相对两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检测座输送所述滤纸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放卷轮和收卷轮,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放卷轮或所述收卷轮转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电性连接的第三位置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放卷轮或所述收卷轮同轴连接的编码盘,所述编码盘沿周向等间距地设有若干第二触发部,各所述第二触发部均用于触发所述第三位置检测单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图6为图5所示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机架,20、检测座,21、检测腔室,22、第一座体,221、进气腔,222、第一安装孔,23、活动座,231、出气腔,24、第二座体,241、排气道,242、导杆,243、第二安装孔,30、射线接收模块,31、接收端,40、放射模块,41、放射端,50、检测区域,60、进气管,70、驱动机构,71、第一压杆,72、驱动组件,721、第一驱动器,7211、第一触发部,722、偏心轮,723、第一位置检测单元,724、第二位置检测单元,73、第二压杆,80、送料机构,81、第二驱动器,82、放卷轮,83、收卷轮,84、第三位置检测单元,85、编码盘,851、第二触发部,86、第一导向辊,87、第二导向辊,90、滤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检测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内部形成检测腔室;/n射线接收模块,其接收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n放射模块,其放射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且与所述射线接收模块的所述接收端相对分隔形成用于供滤纸置入的检测区域;/n进气管,与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检测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内部形成检测腔室;
射线接收模块,其接收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
放射模块,其放射端伸入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内且与所述射线接收模块的所述接收端相对分隔形成用于供滤纸置入的检测区域;
进气管,与所述检测座的所述检测腔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检测座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具有进气腔的第一座体,以及具有出气腔的活动座,所述第一座体的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活动座的所述出气腔相互连通形成所述检测腔室,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滤纸夹持或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座体,所述活动座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座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第一压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活动座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杆往复摆动以与所述活动座相抵接或相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偏心轮,所述第一压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或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以使所述偏心轮顶压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谢广群戈燕红武文豹李丰贺理徐乐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