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55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分别安装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一端的旋转轴与传动轴连接,减速机输入端的转盘上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本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减速机输入端的转盘上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减速机旋转,挡板在筒壳旋转时带动焦粉尾料不断的拨动,促进细化焙烧,进气管与套环的侧壁连接,主轴上加工的通孔与进气管连通,主轴和传动轴绕套环同步旋转,并且带动筒壳旋转,通孔位于筒壳内部,并且通孔沿主轴的径向方向设置,高温的气体从进气管流入套环内,套环的高温气体从主轴的通孔排入筒壳内焙烧,配合翻动实现焦粉尾料焙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焙烧细化
,具体为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工业常采用一种井式(即圆柱形)电阻炉,用来热处理长杆形工件。它一般由炉壳、炉衬、电热体、炉盖和启盖机构等组成。由于它是整体密封结构,炉温控制精确,但传质与化学反应功能不强,基本上处于静态控制。而制备化学固体催化剂,在焙烧工艺阶段是同时发生着复杂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现有井式电阻炉结构,根本不能直接用来焙烧化学固体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具有的主轴和传动轴绕套环同步旋转,并且带动筒壳旋转,通孔位于筒壳内部,并且通孔沿主轴的径向方向设置,高温的气体从进气管流入套环内,套环的高温气体从主轴的通孔排入筒壳内焙烧,配合翻动实现焦粉尾料焙烧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分别安装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一端的旋转轴与传动轴连接,减速机输入端的转盘上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分别安装电机(11)和减速机(12),减速机(12)一端的旋转轴与传动轴(3)连接,减速机(12)输入端的转盘上通过皮带与电机(11)相连;所述传动轴(3)上固定气体排放装置(2),气体排放装置(2)与滚筒装置(4)连接,滚筒装置(4)包括筒壳(41)、料口(42)、限位环(43)和挡板(44),限位环(43)分别套在筒壳(41)的两端上,筒壳(41)通过限位环(43)与支撑架(5)活动连接,料口(42)设置在限位环(43)的出口上,挡板(44)等间距的分布在筒壳(41)的内壁上;所述气体排放装置(2)包括套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粉尾料滚筒式焙烧细化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分别安装电机(11)和减速机(12),减速机(12)一端的旋转轴与传动轴(3)连接,减速机(12)输入端的转盘上通过皮带与电机(11)相连;所述传动轴(3)上固定气体排放装置(2),气体排放装置(2)与滚筒装置(4)连接,滚筒装置(4)包括筒壳(41)、料口(42)、限位环(43)和挡板(44),限位环(43)分别套在筒壳(41)的两端上,筒壳(41)通过限位环(43)与支撑架(5)活动连接,料口(42)设置在限位环(43)的出口上,挡板(44)等间距的分布在筒壳(41)的内壁上;所述气体排放装置(2)包括套环(21)、进气管(22)、主轴(23)和支柱(24),套环(21)的上下两端分别被主轴(23)和传动轴(3)穿入,主轴(23)和传动轴(3)位于套环(21)内部的端口与支柱(24)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赵坤明张旭赵开元纪晓燕马天翔张东央王晓迪张军军张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天宝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