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51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包括上壳以及与所述上壳螺接固定的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卡合固定有输水口,所述输水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水流传感器;在进水口加装有水流传感器,能够自动识别水流大小,在水流过小时,马上启动增压泵,加大水流,关机后,自动停止水泵,让用户达到畅享沐浴的快感,通过设置增压泵,使得进水口接通自来水可以加热,无水压,连接抽水箱(或水桶)也可以工作,设有电流互感器,用户所使用的用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以及总耗电量)能够精准显示,设有显示板,能实时显示用水量,用电量,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电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电热水器是指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是与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相并列的三大热水器之一。电热水器按加热功率大小可分为储水式(又称容积式或储热式)、即热式、速热式(又称半储水式)三种,储水式是电热水器的主要形式,按安装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立式、横式、落地式、槽下式,以及最新上市的与浴室柜一体设计的集成式。按承压与否,又可区分为敞开式(简易式)和封闭式(承压式),按使用途,可分为家用和商用。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磁能、电阻丝、硅管等三种,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壁挂(横式)式电热水器和落地式(竖式)热水器。目前的电加热器结构较为单一,显示区域仅能显示加热参数,且在内部水量较少时,水流变得缓慢,降低使用体验度,内部的水泵还会在使用过程中因共振而产生噪音和螺丝松动的问题,降低使用稳定性,从而降低用户的生活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监测温度和水流,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包括上壳以及与所述上壳螺接固定的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卡合固定有输水口,所述上壳的底端内侧卡合固定有显示屏,所述下壳的内侧顶端螺接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入端外侧固设有可控硅,所述电加热器的顶端左侧螺接固定有干烧保护器,所述干烧保护器的右侧固设有超温保护器,所述干烧保护器、所述可控硅以及所述超温保护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电加热器信号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下方固设有自吸增压泵,所述自吸增压泵与所述下壳螺接固定,所述自吸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的输入端螺接固定有进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下壳螺接固定,所述输水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的底端两侧,所述进水口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口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连接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吸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泄压安全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泄压安全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器、所述干烧保护器、所述可控硅、所述自吸增压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的顶端固设有与所述水流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独立电源。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上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外侧固设有漏电感应线圈和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源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壳的内侧底端通过显示板支架螺接固定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内部底端螺接固定有主电源和主控PCB板,所述主电源与外部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水流传感器、所述泄压安全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器、所述干烧保护器、所述可控硅、所述自吸增压泵以及所述显示板均与所述主控PCB板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吸增压泵的左端外侧套设有水泵减振环,所述自吸增压泵的左端外侧卡合固定有水泵固定夹,所述水泵固定夹与所述输水口螺接固定。优选的,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进水口加装有水流传感器,能够自动识别水流大小,在水流过小时,马上启动增压泵,加大水流,关机后,自动停止水泵,让用户达到畅享沐浴的快感;2.通过设置增压泵,使得进水口接通自来水可以加热,无水压,连接抽水箱(或水桶)也可以工作,设有电流互感器,用户所使用的用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以及总耗电量)能够精准显示,设有显示板,能实时显示用水量,用电量,为节能减排做贡献;3.另外,还设有超温保护器,温度超过65℃(易烫伤皮肤)既自动停止制热,低于55℃自动恢复制热,设有干烧保护,加热器表面达到95℃,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供电,防止产品高温出故障,内置泄压安全阀,当水压过大,自动泄压,确保产品和用户安全,设有水流传感器,检测不到水流,产品不制热,防止干烧,利用漏电感应线圈,检测到产品泄漏电流达到人体安全值,立刻停止工作,增强电加热器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4.控制板可以是自带开关电源的PCB板,也可以是配独立电源一起工作,在水泵进水位置采用软对接,水泵安装减震环,防止因水泵共振而引起噪音增大和螺丝松动等问题,整体采用恒温控制:能够采集电压、水流、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参数,能够实时自动调节,精准恒温;5.采用铸铝加热体,完全水电分离,安全,可靠耐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拆分内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11、显示屏;2、下壳;3、输水口;31、进水口;311、水流传感器;32、出水口;321、泄压安全阀;322、温度传感器;4、电加热器;41、干烧保护器;42、可控硅;43、超温保护器;44、电源线;441、漏电感应线圈;442、电流互感器;5、自吸增压泵;51、水泵减振环;52、水泵固定夹;6、进水连接管;61、温度传感器;7、显示板;71、显示板支架;8、独立电源;9、主控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包括上壳1以及与上壳1螺接固定的下壳2,上壳1与下壳2之间卡合固定有输水口3,上壳1的底端内侧卡合固定有显示屏11,下壳2的内侧顶端螺接固定有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外侧固设有可控硅42,电加热器4的顶端左侧螺接固定有干烧保护器41,干烧保护器41的右侧固设有超温保护器43,干烧保护器41、可控硅42以及超温保护器43的输入端均与电加热器4信号连接,电加热器4的下方固设有自吸增压泵5,自吸增压泵5与下壳2螺接固定,自吸增压泵5的输出端与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相连通,自吸增压泵5的输入端螺接固定有进水连接管6,进水连接管6与下壳2螺接固定,输水口3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分别对称分布在上壳1与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包括上壳(1)以及与所述上壳(1)螺接固定的下壳(2),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之间卡合固定有输水口(3),所述上壳(1)的底端内侧卡合固定有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的内侧顶端螺接固定有电加热器(4);/n所述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外侧固设有可控硅(42),所述电加热器(4)的顶端左侧螺接固定有干烧保护器(41),所述干烧保护器(41)的右侧固设有超温保护器(43),所述干烧保护器(41)、所述可控硅(42)以及所述超温保护器(43)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电加热器(4)信号连接,所述电加热器(4)的下方固设有自吸增压泵(5),所述自吸增压泵(5)与所述下壳(2)螺接固定,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入端螺接固定有进水连接管(6),所述进水连接管(6)与所述下壳(2)螺接固定;/n所述输水口(3)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与所述出水口(32)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的底端两侧,所述进水口(31)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水流传感器(311),所述水流传感器(311)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口(31)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流传感器(311)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连接管(6)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6)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口(32)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泄压安全阀(321)和温度传感器(322),所述温度传感器(322)、所述电加热器(4)、所述干烧保护器(41)、所述可控硅(42)、所述自吸增压泵(5)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6)的顶端固设有与所述水流传感器(311)电性连接的主控PCB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自吸增压泵恒温电热水器,包括上壳(1)以及与所述上壳(1)螺接固定的下壳(2),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之间卡合固定有输水口(3),所述上壳(1)的底端内侧卡合固定有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的内侧顶端螺接固定有电加热器(4);
所述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外侧固设有可控硅(42),所述电加热器(4)的顶端左侧螺接固定有干烧保护器(41),所述干烧保护器(41)的右侧固设有超温保护器(43),所述干烧保护器(41)、所述可控硅(42)以及所述超温保护器(43)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电加热器(4)信号连接,所述电加热器(4)的下方固设有自吸增压泵(5),所述自吸增压泵(5)与所述下壳(2)螺接固定,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器(4)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入端螺接固定有进水连接管(6),所述进水连接管(6)与所述下壳(2)螺接固定;
所述输水口(3)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与所述出水口(32)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的底端两侧,所述进水口(31)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水流传感器(311),所述水流传感器(311)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口(31)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流传感器(311)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连接管(6)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6)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吸增压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口(32)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泄压安全阀(321)和温度传感器(322),所述温度传感器(322)、所述电加热器(4)、所述干烧保护器(41)、所述可控硅(42)、所述自吸增压泵(5)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崇德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