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46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包括火炬筒体,所述火炬筒体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底座,火炬筒体内设有燃气管道、氮气管道和升降杆,所述燃气管道的顶端固定有火炬头,火炬筒体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火焰检测器,升降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杆上安装有点火箱,所述点火箱内设有点火器和升降机构,所述火炬筒体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火焰检测器检测火焰是否熄灭,当需要点火时,通过升降机构实现点火箱自由升降,方便检修,无需工作人员手动点火,通过氮气管道往燃气管道内注入一定量的氮气,若火焰突然熄灭,能够有效抑制回火发生,避免了危险发生,提高了火炬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炬安全装置装置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除了原油,还伴有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对臭氧层的破坏力,仅次于氟利昂,温室效应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且释放天然气,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爆炸,如果遇到设备突然关停等突发事件,容易造成设备内部气体激增,在天然气开采的过程中,通过一根一直燃烧的火炬,及时将排出的可燃气体迅速烧掉,即保护了环境,又保障了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放空火炬点火方式单一,通常只能手动点火,无法自动判断点火是否正常,也不具备熄火自动重点功能,一旦熄灭有可能会造成回火,引发安全事故,且点火装置长期位于高空、高温、高腐蚀环境中,如遇点火装置损坏,必须由运维人员进入高危环境进行检修更换,此过程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放空火炬系统依然存在燃烧不充分的安全隐患。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包括火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筒体(1)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底座(11),火炬筒体(1)内设有燃气管道(12)、氮气管道(14)和升降杆,所述燃气管道(12)的顶端固定有火炬头(13),火炬筒体(1)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火焰检测器(351),升降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1)上,升降杆上安装有点火箱(2),所述点火箱(2)内设有点火器(21)和升降机构(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包括火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筒体(1)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底座(11),火炬筒体(1)内设有燃气管道(12)、氮气管道(14)和升降杆,所述燃气管道(12)的顶端固定有火炬头(13),火炬筒体(1)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火焰检测器(351),升降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1)上,升降杆上安装有点火箱(2),所述点火箱(2)内设有点火器(21)和升降机构(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4)包括电动机(25)、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所述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22)和第二升降杆(23),所述电动机(25)通过焊接固定在点火箱(2)内壁的底面上,第一齿轮(26)安装在电动机(25)的电机轴上,第二齿轮(27)的齿轮轴通过焊接固定在点火箱(2)的侧壁上且第二齿轮(27)与第一齿轮(26)啮合,升降杆上设有螺纹,第一齿轮(26)与第一升降杆(22)啮合,第二齿轮(27)与第二升降杆(23)啮合,所述点火箱(2)朝向燃气管道(12)的一侧开口,点火器(21)的点火头伸出点火箱(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道(12)的侧壁上安装有氮气管道(14)的顶端,氮气管道(14)的底端穿透火炬筒体(1)与过滤器(15)连接,所述过滤器(1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火炬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筒体(1)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的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321),控制箱(3)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报警灯(331),控制箱(3)内设有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31)、显示屏模块(32)、报警模块(33)、电机驱动模块(34)、检测模块(35)和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国英刘军高贵强游丽萍王炳刚张旭张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裕泰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