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39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极管领域的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内部包括有连通槽、转轴、齿杆、螺纹杆、卡板、伸缩杆、把手、挂孔,所述连通槽位于灯座的顶部开设,所述转轴的正面于灯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杆的内部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于齿杆的表面啮合。使防尘盖表面的磁石进行相互磁力连接,并将灯座内部的二极管进行保护,使二极管防尘防摔,并将手握杆旋转螺纹连接至螺纹槽内部,并手持手握杆进行便携,当需要将装置进行安装时,重复上述操作,并使挂孔于钉子套接,进行固定二极管,达到了使二极管进行安全便携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二极管便携时容易发生破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而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无法携带,如果携带出门,会出现二极管碰撞障碍物发生二极管破碎的问题,不仅如此,现有的二极管在照明时,也因照明较为昏暗,无法达到有效照明,这种种问题迫在眉睫。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内部包括有连通槽、转轴、齿杆、螺纹杆、卡板、伸缩杆、把手、挂孔,所述连通槽位于灯座的顶部开设,所述转轴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的内部包括有连通槽(2)、转轴(3)、齿杆(4)、螺纹杆(5)、卡板(6)、伸缩杆(7)、把手(8)、挂孔(9),所述连通槽(2)位于灯座(1)的顶部开设,所述转轴(3)的正面于灯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杆(4)的内部于转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于齿杆(4)的表面啮合,所述卡板(6)的顶部于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于螺纹杆(5)远离卡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8)的底部于伸缩杆(7)远离螺纹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孔(9)的底部于把手(8)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括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的内部包括有连通槽(2)、转轴(3)、齿杆(4)、螺纹杆(5)、卡板(6)、伸缩杆(7)、把手(8)、挂孔(9),所述连通槽(2)位于灯座(1)的顶部开设,所述转轴(3)的正面于灯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杆(4)的内部于转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于齿杆(4)的表面啮合,所述卡板(6)的顶部于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于螺纹杆(5)远离卡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8)的底部于伸缩杆(7)远离螺纹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孔(9)的底部于把手(8)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灯座(1)的外部包括有防尘盖(10)、磁石(11)、反光板(12)和安装转钮(13),所述防尘盖(10)的一侧于齿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石(11)的顶部于防尘盖(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板(12)的一侧于防尘盖(10)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转钮的背部于灯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盘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