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窗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28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7
提出了具有层结构的可切换窗元件(10)。所述层结构包括可切换层(20)、两个偏振器和两个光学延迟器,其中第一偏振器和第一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前的光路(40)中,第二偏振器和第二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后的光路(40)中。此外,可切换层(20)是包含液晶介质的垂直配向的液晶层,其中可切换层(20)的厚度d与液晶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Δn的乘积在0.05μm到3.0μm的范围内,并且液晶介质的清亮点为至少7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涉及可切换窗元件作为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窗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切换窗元件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可切换层的可切换窗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这样的可切换窗元件作为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窗的用途。包括可切换窗元件的智能窗允许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光线通过窗的透射。这样的智能窗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R.Baetens等人的综述文章“Properties,requirementsandpossibilitiesofsmartwindowsfordynamicdaylightandsolarenergycontrolinbuildings:Astate-of-the-artreview”,SolarEnergyMaterials&SolarCells94(2010)87-105页描述了可着色的智能窗。智能窗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来调制光的透射率,例如基于电致变色的器件、液晶器件以及电泳或悬浮颗粒器件。基于液晶的器件利用通过施加电场产生的两个导电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取向的改变,这导致其透射率的改变。当窗元件被用作建筑物或交通工具中的窗时,期望光的透射是均匀的并且不依赖于视角。Seung-HoonJi和Gi-DongLee(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层结构的可切换窗元件(10),所述层结构包括可切换层(20)、两个偏振器和两个光学延迟器,其中第一偏振器和第一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前的光路(40)中,第二偏振器和第二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后的光路(40)中,/n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层(20)是包含液晶介质的垂直配向的液晶层,其中可切换层(20)的厚度d与液晶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Δn的乘积在0.05μm至3.0μm的范围内,并且液晶介质的清亮点为至少7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3 EP 18212234.11.具有层结构的可切换窗元件(10),所述层结构包括可切换层(20)、两个偏振器和两个光学延迟器,其中第一偏振器和第一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前的光路(40)中,第二偏振器和第二光学延迟器被布置在可切换层(20)之后的光路(40)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层(20)是包含液晶介质的垂直配向的液晶层,其中可切换层(20)的厚度d与液晶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Δn的乘积在0.05μm至3.0μm的范围内,并且液晶介质的清亮点为至少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窗元件(10),所述层结构按此顺序包括:
作为第一偏振器的第一偏振器层(12),
作为第一光学延迟器的第一延迟元件(14),
第一电极层(16),
第一配向层(18),
可切换层(20),
第二配向层(22),
第二电极层(24),
作为第二光学延迟器的第二延迟元件(26),和
作为第二偏振器的第二偏振器层(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窗元件(10),所述层结构按此顺序包括:
作为第一偏振器的第一偏振器层(12),
作为第一光学延迟器的第一延迟元件(14),
第一电极层(16),
可切换层(20),
第二电极层(24),
作为第二光学延迟器的第二延迟元件(26),和
作为第二偏振器的第二偏振器层(28),其中所述可切换层(20)是自配向垂直配向液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切换窗元件(10),其中所述第一延迟元件(14)和/或所述第二延迟元件(26)是包括光学各向同性基板和延迟层(32,38)的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切换窗元件(10),其中所述第一延迟元件(14)和/或所述第二延迟元件(26)是包括光学各向异性基板和延迟层(32,38)的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切换窗元件(10),其中所述第一延迟元件(14)和/或所述第二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容格A·拜尔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