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稳定性优异的低热膨胀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018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热膨胀合金,其以质量%计而含有,C:0.015%以下、Si:0.10%以下、Mn:0.15%以下、Ni:35.0~37.0%、Co:不足2.0%、以及Ni+0.8Co:35.0~37.0%,残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合金具有二次枝晶臂间距为5μm以下的凝固组织,100~‑7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在0±0.2ppm/℃的范围内,且Ms点在‑196℃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温稳定性优异的低热膨胀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稳定性优异的低热膨胀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低热膨胀合金材料适用于抑制各种尖端领域中的精密装置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变形。当热膨胀系数为0时由于不发生随温度变化的热变形,因此成为理想的材料。航空·宇宙机器或测量机器等的部件中有些在低温区域下运作,有时在-100℃以下使用。需要即使在这样的低温区域中其热膨胀系数也不会随组织变化而急剧变化,并且100℃到-7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为实际上可以视为0膨胀的0±0.2ppm/℃的范围之内的合金材料。现在,以超因瓦合金(SI)为代表的Fe-Ni-Co类低热膨胀合金在工业上被用作低热膨胀材料。SI是将在室温附近的热膨胀系数为1~2ppm/℃的Fe-36%Ni合金(因瓦合金)中Ni的一部分置换为Co以低膨胀化的Fe-32%Ni-5%Co合金,室温附近的热膨胀系数变为1ppm/℃以下。因此,SI被适用于精密装置部件以抑制热变形引起的精度下降。但是,通过用Co置换Ni,而Ni量降低,奥氏体不稳定化,马氏体开始产生的温度(以下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热膨胀合金,其以质量%计而含有:/nC:0.015%以下、/nSi:0.10%以下、/nMn:0.15%以下、/nNi:35.0~37.0%、/nCo:不足2.0%、以及/nNi+0.8Co:35.0~37.0%,/n残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合金具有二次枝晶臂间距为5μm以下的凝固组织,所述合金在100~-7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在0±0.2ppm/℃的范围内,且Ms点在-196℃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26 JP 2019-0580631.一种低热膨胀合金,其以质量%计而含有:
C:0.015%以下、
Si:0.10%以下、
Mn:0.15%以下、
Ni:35.0~37.0%、
Co:不足2.0%、以及
Ni+0.8Co:35.0~37.0%,
残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合金具有二次枝晶臂间距为5μm以下的凝固组织,所述合金在100~-7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在0±0.2ppm/℃的范围内,且Ms点在-19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半田卓雄刘志民大山伸幸鹫尾胜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铸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