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大秀专利>正文

一种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04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中柱型材,中柱型材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腔、隔热腔和内侧型材一,排水腔底部设置排水孔,排水腔用于将渗入型材中的积水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孔排出,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框型材和窗扇型材,还包括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中柱型材设置于窗框型材中,排水腔顶部设置第二导通孔。上述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相比于现有窗的排水结构设计,由于排水孔是设置于排水腔底部,且直接从排水腔底部排水孔垂直排出,排水不受风阻影响,且排水腔底部排水孔与排水腔顶部之间相隔一个排水腔的高度,尽管大风风向从下至上,也可以避免雨水在大风中倒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外平开窗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铝合金门窗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客户注重铝合金门窗安装的牢固性和外观美观性的同时,对铝合金门窗的渗漏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请参考图1,目前国内市场的铝合金外平开窗,洞口较大的尺寸的窗户,常规五金系统不能满足大尺寸的开启扇,需要做固定玻璃的结构,一个窗户既有开启扇又有固定扇,须设计一种叫中柱(也叫中挺)的型材进行实现开启与固定扇中间功能的转换,这其中又涉及到中柱排水的的问题,现有设计中未进行系统的防排水设计或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排水不畅,造成门窗渗水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由于是侧面排水,也会出现雨水倒灌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解决中柱排水不善,雨水倒灌的问题;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外平开窗,解决中柱排水不善,雨水倒灌的问题。一种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中柱型材,中柱型材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腔、隔热腔和内侧型材一,排水腔底部设置排水孔,排水腔用于将渗入型材中的积水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孔排出。优选的,隔热腔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隔热条,隔热条连接排水腔和内侧型材一。优选的,隔热腔上方排水腔侧壁设置第一导通孔。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框型材和窗扇型材,还包括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中柱型材设置于窗框型材中,排水腔顶部设置第二导通孔。优选的,窗框型材上方设置窗扇型材,窗框型材和窗扇型材之间设置多阶梯密封结构。优选的,多阶梯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三级阶梯结构。优选的,窗扇型材包括外侧型材、内侧型材二和外侧型材副部,外侧型材副部设置于外侧型材底部外侧,内侧型材二设置于外侧型材靠近室内一侧,外侧型材副部、外侧型材和内侧型材二的底部平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上且依次逐步向上爬升形成第一阶梯结构。优选的,窗框型材包括中柱型材、中部型材和中部型材副部,中柱型材中的排水腔、中部型材、中部型材副部顶部平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上且依次逐步向上爬升形成第二阶梯结构。优选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之间设置密封胶条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上述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中柱型材作为外平开窗中的隐藏式排水结构,雨水从各种间隙进入窗扇内部后,流经窗内部腔体并从设置于窗外侧的排水腔底部排出,相比于现有窗的排水结构设计,由于排水孔是设置于排水腔底部,且直接从排水腔底部排水孔垂直排出,排水不受风阻影响,且排水腔底部排水孔与排水腔顶部之间相隔一个排水腔的高度,尽管大风风向从下至上,也可以避免雨水在大风中倒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中柱排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固定窗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外平开窗及其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外平开窗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中柱型材,中柱型材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腔211、隔热腔212和内侧型材一213,排水腔211底部设置排水孔2112,排水腔211用于将渗入型材中的积水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孔2112排出。在本实施例中,中柱型材作为外平开窗中的隐藏式排水结构,通常设置于窗框中,当然,也可以用来连接两块固定扇玻璃300,均为实现窗的隐藏式排水,即,雨水从各种间隙进入窗扇内部后,流经窗内部腔体并从设置于窗外侧的排水腔211底部排出,相比于现有窗的排水结构设计,由于排水孔2112是设置于排水腔211底部,且直接从排水腔211底部排水孔2112垂直排出,排水不受风阻影响,且排水腔211底部排水孔2112与排水腔211顶部之间相隔一个排水腔211的高度,尽管大风风向从下至上,也可以避免雨水在大风中倒灌。具体的,隔热腔212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隔热条,隔热条连接排水腔211和内侧型材一213。在本实施例中,隔热腔212用于隔热。当然,隔热腔212也可以是其他密闭腔体型材。具体的,隔热腔212上方排水腔211侧壁设置第一导通孔2111。在本实施例中,雨水从间隙漏进中柱型材,随后从隔热腔212顶部一侧的第一导通孔2111流进排水腔211中,最后从排水腔211底部的排水孔2112及时排出,避免雨水在窗内部腔体中堆积最后倒灌进室内。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框型材200和窗扇型材100,中柱型材设置于窗框型材200中,排水腔211顶部设置第二导通孔2113。在本实施例中,窗框型材200安装于墙体或其他固定型材上,窗扇型材100通过承重铰链可活动连接窗框型材200。中柱型材设置于窗框型材200中,中柱型材中的排水腔211顶部设置第二导通孔2113,由于重力原因,雨水从窗扇型材100与窗框型材200之间的密封胶间隙由上至下流入窗框型材200中,通过设置第一导通孔2111和第二导通孔2113,将窗框型材200中积攒的雨水引导进入排水腔211中,最后从排水腔211底部的排水孔2112排出。进一步的,窗框型材200上方设置窗扇型材100,窗框型材200和窗扇型材100之间设置多阶梯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窗框型材200和窗扇型材100之间设置多阶梯密封结构,相比起现有普遍的二级阶梯密封结构,窗的密封效果更好。具体的,多阶梯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三级阶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多阶梯密封结构为三级阶梯结构,窗扇型材100包括外侧型材110、内侧型材二130和外侧型材副部140,外侧型材副部140设置于外侧型材110底部外侧,内侧型材二130设置于外侧型材110靠近室内一侧,外侧型材副部140、外侧型材110和内侧型材二1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柱型材,中柱型材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腔(211)、隔热腔(212)和内侧型材一(213),所述排水腔(211)底部设置排水孔(2112),所述排水腔(211)用于将渗入型材中的积水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孔(2112)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柱型材,中柱型材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腔(211)、隔热腔(212)和内侧型材一(213),所述排水腔(211)底部设置排水孔(2112),所述排水腔(211)用于将渗入型材中的积水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孔(2112)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212)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连接排水腔(211)和内侧型材一(2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212)上方排水腔(211)侧壁设置第一导通孔(2111)。


4.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框型材(200)和窗扇型材(100),还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柱隐藏式排水结构,所述中柱型材设置于窗框型材(200)中,所述排水腔(211)顶部设置第二导通孔(21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型材(200)上方设置窗扇型材(100),所述窗框型材(200)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孙大秀
申请(专利权)人:孙大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