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00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所述顶棚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块与限位块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内侧与支撑柱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且旋转卡块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所述旋转卡块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通过设计的限位块、活动块、旋转块、旋转卡块、连接块,改善由于该篷房本身可伸缩,且由于收纳后的篷房无固定结构,导致收纳后的篷房出现伸展现象,使该篷房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结构对收纳后的篷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
本技术属于篷房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
技术介绍
篷房是一种可移动建筑,主要提供工业仓储、物流集散、婚礼宴会、户外展览、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商业聚会、庆典活动、商务推广、军事运用以及救灾等各类临时性活动帐蓬。现有的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篷房本身可折叠,使多个支撑柱聚拢,完成对该篷房的收纳,由于该篷房本身可伸缩,且由于收纳后的篷房无固定结构,导致收纳后的篷房出现伸展现象,从而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所述顶棚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块与限位块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内侧与支撑柱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且旋转卡块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所述旋转卡块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卡入支撑柱的内侧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卡块的另一侧固定有旋转块,所述活动块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旋转块在活动块的内侧滑动。优选的,每两个所述顶棚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杆由两个连接柱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每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对应于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支撑柱之间贯穿有螺栓。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为金属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旋转卡块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块为金属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活动块为金属材质构件。优选的,每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交叉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滚轮,所述支撑柱为金属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限位块、活动块、旋转块、旋转卡块、连接块,改善由于该篷房本身可伸缩,且由于收纳后的篷房无固定结构,导致收纳后的篷房出现伸展现象,使该篷房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结构对收纳后的篷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2)通过设计的支撑杆,改善原有每两个支撑柱的连接处因支撑性不够存在凹陷现象,导致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雨雪积于顶棚的凹陷处,增加该篷房的整体重力,存在一定使用安全性隐患,通过该结构对该篷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支撑结构,从而增加该篷房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个支撑柱与限位块卡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柱与活动块连接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棚;2、支撑柱;3、连接杆;4、滚轮;5、限位块;6、活动块;7、旋转块;8、旋转卡块;9、连接块;10、连接杆;1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1,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6,对称设置的活动块6与限位块5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活动块6的内侧与支撑柱2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8,且旋转卡块8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旋转卡块8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卡入支撑柱2的内侧且通过螺纹连接,旋转卡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旋转块7,活动块6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旋转块7在活动块6的内侧滑动,旋转卡块8为圆柱体结构,旋转块7为金属材质构件,活动块6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活动块6为金属材质构件,通过设计的限位块5、活动块6、旋转块7、旋转卡块8、连接块9,改善由于该篷房本身可伸缩,且由于收纳后的篷房无固定结构,导致收纳后的篷房出现伸展现象,使该篷房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结构对收纳后的篷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1,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6,对称设置的活动块6与限位块5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活动块6的内侧与支撑柱2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8,且旋转卡块8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旋转卡块8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卡入支撑柱2的内侧且通过螺纹连接,旋转卡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旋转块7,活动块6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旋转块7在活动块6的内侧滑动,旋转卡块8为圆柱体结构,旋转块7为金属材质构件,活动块6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活动块6为金属材质构件,通过设计的限位块5、活动块6、旋转块7、旋转卡块8、连接块9,改善由于该篷房本身可伸缩,且由于收纳后的篷房无固定结构,导致收纳后的篷房出现伸展现象,使该篷房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结构对收纳后的篷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两个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两端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固定杆10由两个连接柱组成,两个连接柱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每两个支撑柱2的内侧对应于固定杆1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两端与支撑柱2之间贯穿有螺栓,支撑杆11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支撑杆11为金属材质构件,通过设计的支撑杆11,改善原有每两个支撑柱2的连接处因支撑性不够存在凹陷现象,导致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雨雪积于顶棚1的凹陷处,增加该篷房的整体重力,存在一定使用安全性隐患,通过该结构对该篷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支撑结构,从而增加该篷房的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两个支撑柱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呈交叉状结构,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有滚轮4,支撑柱2为金属材质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该篷房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将限位的限位块5与多个支撑柱2分离,在分离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活动块6和支撑柱2之间连接的旋转卡块8进行旋转,在对旋转卡块8旋转过程中,旋转卡块8两侧的连接块9与旋转块7分别在活动块6与支撑柱2内侧旋转,通过连接块9与支撑柱2之间的螺纹连接,且通过旋转块7与活动块6之间的可伸缩,使连接块9与支撑柱2分离,接着将限位块5与多个支撑柱2之间分离,再将多个支撑柱2展开,且通过支撑柱2底端的滚轮4,使该篷房快速呈展开状态,接着根据需求将支撑杆11进行安装,在安装时,通过将支撑杆11卡入每两个支撑柱2的内侧,接着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1),所述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6),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块(6)与限位块(5)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活动块(6)的内侧与支撑柱(2)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8),且旋转卡块(8)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所述旋转卡块(8)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卡入支撑柱(2)的内侧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卡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旋转块(7),所述活动块(6)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旋转块(7)在活动块(6)的内侧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包括顶棚(1),所述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两端对应于多个支撑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活动块(6),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块(6)与限位块(5)的两端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活动块(6)的内侧与支撑柱(2)的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旋转卡块(8),且旋转卡块(8)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凸块,所述旋转卡块(8)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卡入支撑柱(2)的内侧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卡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旋转块(7),所述活动块(6)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旋转块(7)在活动块(6)的内侧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轨道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顶棚(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两端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杆(10)由两个连接柱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每两个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盛亿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