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96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墙柱钢筋,所述墙柱钢筋的两侧均设置有模板,左侧模板的内腔和右侧模板的右侧均设置有木方,左侧模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焊接在连接钢筋表面左侧的铁片,所述铁片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两个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拉动螺栓,所述膨胀管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防脱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机构的设置,使得连接钢筋与左侧的模板和木方得以固定连接,随后通过螺纹杆、蝴蝶卡和拉紧机构的配合使用,对两侧的模板和木方起到了牵拉的作用,即可达到加固效果好和避免滑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属于墙模板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现有的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对于木模板加固位置的边梁及剪力墙上口加固困难,往往会出现上口向外倾斜现象,导致此处的模板无法对混凝土起到有效支撑,继而导致混凝土外露,使得墙体不完整。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具有加固效果好和避免滑脱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对于木模板加固位置的边梁及剪力墙上口加固困难,往往会出现上口向外倾斜现象,导致此处的模板无法对混凝土起到有效支撑,继而导致混凝土外露,使得墙体不完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墙柱钢筋,所述墙柱钢筋的两侧均设置有模板,左侧模板的内腔和右侧模板的右侧均设置有木方,左侧模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焊接在连接钢筋表面左侧的铁片,所述铁片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两个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拉动螺栓,所述膨胀管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防脱钩,所述连接钢筋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右侧套设有蝴蝶卡,所述蝴蝶卡的右侧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自蝴蝶卡右侧贯穿至蝴蝶卡左侧的螺纹转管,所述螺纹转管与蝴蝶卡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转管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转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三个撬孔。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进一步:所述蝴蝶卡的左侧设置有钢管背楞,所述钢管背楞的表面与右侧木方和蝴蝶卡紧密贴合。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进一步:所述膨胀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所述膨胀管表面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开口,所述拉动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抵柱。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进一步:所述转把的左侧环形固定连接有三个楔形防脱块,所述蝴蝶卡的右侧环形开设有多个与楔形防脱块相适配的弧形限位槽。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进一步:所述拉动螺栓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半径大于膨胀管的顶部半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进一步:所述膨胀管和拉动螺栓的底部均贯穿左侧模板并延伸至左侧木方的内部,左侧模板和木方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膨胀管相适配的通孔及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安装机构的设置,使得连接钢筋与左侧的模板和木方得以固定连接,随后通过螺纹杆、蝴蝶卡和拉紧机构的配合使用,对两侧的模板和木方起到了牵拉的作用,即可达到加固效果好和避免滑脱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对于木模板加固位置的边梁及剪力墙上口加固困难,往往会出现上口向外倾斜现象,导致此处的模板无法对混凝土起到有效支撑,继而导致混凝土外露,使得墙体不完整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开口和锥形抵柱的配合使用,在拉动螺栓上升时,锥形抵柱对楔形防脱钩的底部进行挤压,使得开口的扩大,继而使得楔形防脱钩与木方的内部紧密贴合,使得膨胀管能够稳定的位于木方的内部。3、本技术通过楔形防脱块和弧形限位槽的配合使用,使得转把能够单向转动,继而避免了转把受到震动出现脱离的现象发生。4、本技术通过螺帽的设置,可通过螺纹驱动拉动螺栓向上升起,继而使得锥形抵柱对楔形防脱钩进行挤压。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安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安装机构的拆分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蝴蝶卡和拉紧机构的拆分立体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墙柱钢筋,2、模板,3、木方,4、连接钢筋,5、安装机构,51、铁片,52、膨胀管,53、拉动螺栓,54、楔形防脱钩,6、螺纹杆,7、蝴蝶卡,8、拉紧机构,81、螺纹转管,82、转把,83、撬孔,9、钢管背楞,10、开口,11、锥形抵柱,12、楔形防脱块,13、弧形限位槽,14、螺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墙柱钢筋1,墙柱钢筋1的两侧均设置有模板2,左侧模板2的内腔和右侧模板2的右侧均设置有木方3,左侧模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钢筋4,连接钢筋4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机构5,安装机构5包括焊接在连接钢筋4表面左侧的铁片51,铁片5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两个膨胀管52,膨胀管52的底部设置有锥形,膨胀管52表面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开口10,拉动螺栓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抵柱11,通过开口10和锥形抵柱11的配合使用,在拉动螺栓53上升时,锥形抵柱11对楔形防脱钩54的底部进行挤压,使得开口10的扩大,继而使得楔形防脱钩54与木方3的内部紧密贴合,使得膨胀管52能够稳定的位于木方3的内部,膨胀管52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拉动螺栓53,膨胀管52和拉动螺栓53的底部均贯穿左侧模板2并延伸至左侧木方3的内部,左侧模板2和木方3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膨胀管52相适配的通孔及凹槽,拉动螺栓53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4,螺帽14的半径大于膨胀管52的顶部半径,通过螺帽14的设置,可通过螺纹驱动拉动螺栓53向上升起,继而使得锥形抵柱11对楔形防脱钩54进行挤压,膨胀管52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防脱钩54,连接钢筋4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表面的右侧套设有蝴蝶卡7,蝴蝶卡7的左侧设置有钢管背楞9,钢管背楞9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墙柱钢筋(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钢筋(1)的两侧均设置有模板(2),左侧模板(2)的内腔和右侧模板(2)的右侧均设置有木方(3),左侧模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钢筋(4),所述连接钢筋(4)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机构(5),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焊接在连接钢筋(4)表面左侧的铁片(51),所述铁片(5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两个膨胀管(52),所述膨胀管(52)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拉动螺栓(53),所述膨胀管(52)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防脱钩(54),所述连接钢筋(4)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表面的右侧套设有蝴蝶卡(7),所述蝴蝶卡(7)的右侧设置有拉紧机构(8),所述拉紧机构(8)包括自蝴蝶卡(7)右侧贯穿至蝴蝶卡(7)左侧的螺纹转管(81),所述螺纹转管(81)与蝴蝶卡(7)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转管(81)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转管(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把(82),所述转把(82)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三个撬孔(8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墙柱钢筋(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钢筋(1)的两侧均设置有模板(2),左侧模板(2)的内腔和右侧模板(2)的右侧均设置有木方(3),左侧模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钢筋(4),所述连接钢筋(4)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机构(5),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焊接在连接钢筋(4)表面左侧的铁片(51),所述铁片(5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两个膨胀管(52),所述膨胀管(52)的内腔贯穿设置有拉动螺栓(53),所述膨胀管(52)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四个楔形防脱钩(54),所述连接钢筋(4)顶部的右侧焊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表面的右侧套设有蝴蝶卡(7),所述蝴蝶卡(7)的右侧设置有拉紧机构(8),所述拉紧机构(8)包括自蝴蝶卡(7)右侧贯穿至蝴蝶卡(7)左侧的螺纹转管(81),所述螺纹转管(81)与蝴蝶卡(7)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转管(81)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转管(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把(82),所述转把(82)的表面环形开设有三个撬孔(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梁和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蝴蝶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涛刘迪罗展浩林世豪王章雄谭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