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78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其组成包括:桩顶板、葫芦形桩身、低强度分离式桩底。桩顶板与葫芦形桩身顶端相连,在桩基础安装和工作过程中起保护作用;预制过程中在桩顶板中心设有预留注浆孔,桩身内部设有内部通道,通道与注浆孔和出浆孔相连,桩身打入土体后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浆液经过内部通道从出浆口流出后,使摩擦桩与周边土体紧密结合;葫芦形桩身为连续圆弧面,使土体与桩身接触面积增大并增加了与桩侧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低强度分离式桩底与桩身底部相连接,桩底在服役期间被压碎,使桩底由圆锥面变成椭圆面或者是粗糙的平面,提供了一定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依靠桩侧土的摩阻力支撑垂直荷载的桩,尤其是适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
技术介绍
目前,摩擦桩桩身多为矩形或者圆柱形,普遍依靠桩身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撑垂直荷载,多适用于岩层埋置很深,桩全部位于软土层中的情况,不能承受桩顶传来的较大的荷载。并且摩擦桩的桩底多为圆锥形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其到达指定深度后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依然会发生持续的沉降,使得摩擦桩的承载力降低。因此,如何增大桩与土体的摩擦力和提高桩体的承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该摩擦桩能够增大桩体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使桩体与周围的土体紧密结合,承受来自于桩顶更大的垂直荷载。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其组成包括:桩顶板、葫芦形桩身、低强度分离式桩底。所述桩顶板由C50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所述葫芦形桩身为连续的圆弧面,桩身由C50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所述低强度分离式桩底由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具体强度要求应根据当地土体性质和桩的埋置深度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桩顶板与葫芦形桩身顶端相连,在桩基础安装和工作过程中起保护作用;预制过程中在桩顶板中心设有预留注浆孔;葫芦形桩身为连续圆弧面,这使得土体与桩身接触面积增加1~2倍,从而增了桩身与桩侧土体的摩擦力;桩身内部设有内部通道,通道与注浆孔和出浆孔相连,桩身打入土体后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浆液经过内部通道从出浆口流出后,使得该摩擦桩与周边土体紧密结合;低强度分离式桩底固定在葫芦形桩身下端,在服役期间被逐渐压碎,桩底形成椭圆面或粗糙的平面,克服了圆锥形桩底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持续沉降的问题,增加了桩体的承载力。优点:本技术设计方法明确合理,施工步骤简单易行,可较好的解决摩擦桩承载力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葫芦形摩擦桩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注浆孔;2-桩顶板;3-葫芦形桩身;4-出浆孔;5-低强度分离式桩底;6-内部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桩顶板2与葫芦形桩身3顶端相连,由C50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葫芦形桩身3由C50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低强度分离式桩底5与葫芦形桩身3底端相连,由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具体强度要求可根据当地土体性质和桩的埋置深度决定。桩顶板2内设有预留注浆孔1,葫芦形桩身3内部设有预留出浆孔4。图2中,注浆孔1通过内部通道6与出浆孔4相连。当桩底埋置于土体后,从注浆孔1注入混凝土浆体,浆体通过内部通道6从出浆孔4流入周围土体中,使桩体与周围的土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其组成包括:桩顶板、葫芦形桩身、低强度分离式桩底,其特征在于:桩顶板与葫芦形桩身顶端相连,桩身内设有内部通道做注浆通道,低强度分离式桩底与葫芦形桩身底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其组成包括:桩顶板、葫芦形桩身、低强度分离式桩底,其特征在于:桩顶板与葫芦形桩身顶端相连,桩身内设有内部通道做注浆通道,低强度分离式桩底与葫芦形桩身底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一鸣杨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