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2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包括支撑柱体、支撑套管、支撑台和三角支撑机构,支撑柱体由外柱体和内柱体组成,外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撑机构,外柱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液压杆、液压缸和隔板,液压杆安装于内柱体的顶端,液压缸与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内柱体的底端开设有连接腔,连接腔顶部设有活动孔,连接腔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支脚和弹簧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角支撑机构,进一步提高尾支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尾支腿的高度,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增强尾支腿的抗压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
本技术涉及架桥机尾支腿
,具体为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公路架桥机发展至今,还是存在种类不同,结构不一的特点。从架桥机结构形式及功能来看,属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最为先进。但是,就算架桥机自动化程度与先进性程度发展得最好,架梁施工始终还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尾支腿位于导梁尾端,通过压板元件与导梁尾部下平面连接。尾支腿设有可伸缩的柱芯柱套结构,通过液压缸顶升柱芯调整高度,是架桥机喂梁时的一个重要支点,同时也是跨孔作业时的一个临时支点。现有的架桥机尾支腿,大多结构单一,在实际使用时,不方便对尾支腿的高度进行调节,因而影响了架桥机的实用性,同时,现有的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尾支腿,抗压减震性能有限,支撑效果有待提高,尾支腿的固定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架桥机尾支腿,大多结构单一,在实际使用时,不方便对尾支腿的高度进行调节,因而影响了架桥机的实用性,同时,现有的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包括支撑柱体(1)、支撑套管(2)、支撑台(3)和三角支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1)由外柱体(7)和内柱体(8)组成,所述外柱体(7)的内壁与内柱体(8)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外柱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撑机构(4),所述三角支撑机构(4)包括支管(9)、连接管(10)、支撑块(11)、安装板(12)和顶管(13),所述支撑块(11)、安装板(12)和支管(9)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台(3)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11)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板(12)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履式自平衡过跨架桥机用尾支腿结构,包括支撑柱体(1)、支撑套管(2)、支撑台(3)和三角支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1)由外柱体(7)和内柱体(8)组成,所述外柱体(7)的内壁与内柱体(8)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外柱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撑机构(4),所述三角支撑机构(4)包括支管(9)、连接管(10)、支撑块(11)、安装板(12)和顶管(13),所述支撑块(11)、安装板(12)和支管(9)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12)固定安装于支撑台(3)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11)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板(12)的顶端,两个所述支管(9)分别与两个支撑块(11)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管(9)的顶端分别与顶管(13)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0)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块(11)之间,两个所述支管(9)和连接管(10)为三角形连接设置,所述外柱体(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16),所述伸缩机构(16)包括液压杆(17)、液压缸(18)和隔板(20),所述液压杆(17)固定安装于内柱体(8)的顶端,所述液压缸(18)与液压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0)固定安装于外柱体(7)内部的顶端,所述液压缸(18)的顶端与隔板(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柱体(8)的底端开设有连接腔(25),连接腔(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好利郭自庭金永宽姬红尚姬红奎郜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铁山起重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