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54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在密封塞开设若干穿刺孔,在向培养基中加样时可以用注射器直接加样,无需旋开连接盖,连接盖与管体接触部位均设置螺纹结构,能够使连接盖与管体旋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垫片,能够使连接盖与管体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用于ELISA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在转移培养细胞时加样方便,加样时不需打开连接盖,且避免在转移细胞过程中的污染,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确保ELISA实验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
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实验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ELISA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
技术介绍
鸡免疫球蛋白G(IgG)以鸡血清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等获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鸡血清中的IgG水平时,需要对鸡血清样本进行细胞培养,然后进行离心操作。现有玻璃瓶包装的培养基,培养过程主要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完成后,将细胞转入到离心管中进行操作。在玻璃瓶中进行细胞培养存在细胞与培养基接触不够的问题,另外,在将细胞转移到离心管的过程繁琐,存在出错和交叉污染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现有标准离心管包装的培养基,细胞培养和后期的染色体制备都在同一管子中进行,不存在转移培养细胞的操作,但存在加样不方便的问题,加样时需要打开盖子,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加样操作,且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在转移培养细胞时加样方便,加样时不需打开连接盖,且避免在转移细胞过程中的污染,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确保ELISA实验的结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包括管体、连接盖、密封塞和顶帽,其中,管体顶端设有开口,管体内用于盛装培养基,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和标签;连接盖环套于管体的开口处,且连接盖的外周设有卡扣;密封塞嵌入于管体的开口,密封塞开设有若干穿刺孔;顶帽固定于密封塞的底部,且顶帽内壁开设有与连接盖卡扣相配合的卡槽。上述连接盖与管体之间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为圆环状,其外直径与连接盖的内壁直径相匹配,其内直径与开口的直径相匹配。上述管体的外部套有防滑套,且防滑套表面设有防滑纹路。上述连接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管体对应设有外螺纹,连接盖和管体通过螺纹连接。上述密封塞为丁基橡胶密封塞。上述管体的内壁底面为圆弧面。上述管体的内腔设有预真空层。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密封塞开设若干穿刺孔,在向培养基中加样时可以用注射器直接加样,无需旋开连接盖,且不会污染培养基,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确保ELISA实验的结果;(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盖与管体接触部位均设置螺纹结构,能够使连接盖与管体旋拧固定连接;(3)本技术通过设置弹性垫片,能够使连接盖与管体紧密结合;(4)本技术通过在离心管预置一定量的真空负压,自动吸取标本,使标本到培养管完全处于密闭状态,既可以减少污染,也增加了使用便利性,防止灰尘和细菌落入密封塞顶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盖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顶帽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管体;101、防滑套;2、培养基;3、刻度线;4、标签;5、连接盖;6、卡扣;7、弹性垫片;8、开口;9、密封塞;10、穿刺孔;11、顶帽;1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包括管体1,管体1内底部设置有培养基2,管体1表面一侧设置有刻度线3,管体1另一侧设置有标签4,管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盖5,连接盖5外侧设置有卡扣6,连接盖5与管体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7;管体1顶端设置有开口8,开口8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塞9,密封塞9顶端设置有穿刺孔10;密封塞9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帽11,顶帽11内壁设置有卡槽1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管体1外侧套有防滑套101,防滑套101表面设置防滑纹路,且防滑套101为一种橡胶防滑套,通过设置防滑套,能够防止携带过程中滑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连接盖5与管体1接触部位均设置有螺纹结构,连接盖5内壁一侧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管体1一侧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盖5与管体1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盖与管体接触部位均设置有螺纹结构,能够使连接盖与管体通过螺纹结构旋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弹性垫片7为橡胶圆环状垫片,弹性垫片7内直径与开口8直径相等,弹性垫片7外直径与连接盖5内壁直径相等,通过设置弹性垫片7,能够使连接盖5与管体1紧密结合。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密封塞9通过开口8镶嵌在管体1内,密封塞9为一种丁基橡胶密封塞,密封塞9顶端设置有若干穿刺孔10,通过设置若干穿刺孔,能够在向培养基2中加样时无需旋开连接盖5,可以用注射器直接加样,且不会污染培养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卡槽12和卡扣6均设置有四组,卡槽12和卡扣6相互卡合,连接盖5通过卡槽12和卡扣6相互卡合而与顶帽1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槽12和卡扣6,能够使连接盖5与顶帽11固定连接,防止灰尘和细菌落入密封塞顶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管体1内壁底面为圆弧面,管体1内部内腔设有预真空层,且管体1容量为10~20ml;通过设置预真空层,通过离心管预置一定量的真空负压,自动吸取标本,使标本到离心管完全处于密闭状态,既可以减少污染,也增加了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首先打开顶帽11,将注射器通过穿刺孔10直接加样,通过设置防滑套101,能够有效防止携带过程中手滑导致的管体滑落;通过设置连接盖5与管体1接触部位均设置有螺纹结构,能够使连接盖5与管体1通过螺纹结构旋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垫片7,能够使连接盖5与管体1紧密结合;通过设置若干穿刺孔10,能够实现在向培养基中加样时无需旋开盖子,可以用注射器直接加样,且不会污染培养基;通过设置卡槽12和卡扣6,能够使连接盖5与顶帽11固定连接;通过培养管预置一定量的真空负压,自动吸取标本,使标本到培养管完全处于密闭状态,既可以减少污染,也增加了使用便利性,防止灰尘和细菌落入密封塞顶端。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细胞培养和后期的染色体制备都在同一管子中进行,不存在转移培养细胞的操作,但存在加样不方便的问题,以及现有结构中加样时需要打开盖子,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加样操作,且存在污染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连接盖、密封塞和顶帽,其中,管体顶端设有开口,管体内用于盛装培养基,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和标签;连接盖环套于管体的开口处,且连接盖的外周设有卡扣;密封塞嵌入于管体的开口,密封塞开设有若干穿刺孔;顶帽固定于密封塞的底部,且顶帽内壁开设有与连接盖卡扣相配合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连接盖、密封塞和顶帽,其中,管体顶端设有开口,管体内用于盛装培养基,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和标签;连接盖环套于管体的开口处,且连接盖的外周设有卡扣;密封塞嵌入于管体的开口,密封塞开设有若干穿刺孔;顶帽固定于密封塞的底部,且顶帽内壁开设有与连接盖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与管体之间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为圆环状,其外直径与连接盖的内壁直径相匹配,其内直径与开口的直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的细胞培养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珍韩芳陈剑韦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