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5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冷却回收装置、间接冷却装置、料封装置和输料装置;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外壳、至少一个输料管和输水管组件;第一外壳围成冷却空间;冷却空间内盛装有冷却液;输料管固设在冷却空间内;输水管组件与冷却空间连通;间接冷却装置的上端与第一外壳的下端连接,下端与料封装置连接;料封装置与输料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料(半焦)在输料管中,冷却液在冷却空间中,物料与冷却液(水)间接接触,进行间接冷却和换热,输料管浸在冷却液中,增加了输料管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冷却效率,换热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煤炭低温热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低温热解(干馏)技术的发展,原料煤的小颗粒煤(粒径30mm以下)的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煤炭低温热解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小颗粒煤炭热解(干馏)。大规模应用的技术主要有内热式直立炉制备半焦,该种工艺后序冷却半焦采用水熄焦或喷水熄焦,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含污蒸汽的无组织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从炭化室推出的半焦温度在550℃以上,湿熄焦时不仅兰炭显热全部浪费,而且半焦遇水激冷容易碎裂成小块,降低了半焦质量;因此,所产半焦含有大量水分,限制了半焦的使用,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需要耗费额外的能量对其进行干燥。针对上述半焦冷却问题,中国专利CN104710995A公开了一种能适用于大料兰炭干熄及余热利用的装置,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水冷夹套、一个密封箱、一个密闭式刮板机、引风系统和多个雾化喷嘴,在低温干馏方炉的每个排焦口处分别设置一个换热器,在每个换热器的下端分别设置一个水冷夹套,水冷夹套的下端均与密封箱的顶面紧固连接,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回收装置(10)、间接冷却装置(20)、料封装置(30)和输料装置(40);/n所述冷却回收装置(10),包括:第一外壳(11)、至少一个输料管(12)和输水管组件(13);/n所述第一外壳(11)围成冷却空间(14);所述冷却空间(14)内盛装有冷却液(60);/n所述第一外壳(11),上端与外部的内热式直立炉(50)的炉墙(51)连接;/n所述输料管(12),固设在所述冷却空间(14)内,贯穿所述第一外壳(11),所述输料管(12)的上端与所述内热式直立炉(50)的一个出焦口(52)连通,下端与所述间接冷却装置(20)连通;/n所述输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回收装置(10)、间接冷却装置(20)、料封装置(30)和输料装置(40);
所述冷却回收装置(10),包括:第一外壳(11)、至少一个输料管(12)和输水管组件(13);
所述第一外壳(11)围成冷却空间(14);所述冷却空间(14)内盛装有冷却液(60);
所述第一外壳(11),上端与外部的内热式直立炉(50)的炉墙(51)连接;
所述输料管(12),固设在所述冷却空间(14)内,贯穿所述第一外壳(11),所述输料管(12)的上端与所述内热式直立炉(50)的一个出焦口(52)连通,下端与所述间接冷却装置(20)连通;
所述输水管组件(13),与所述冷却空间(14)连通,用于所述冷却空间(14)内的冷却液(60)输送和回流;
所述间接冷却装置(20),上端与所述第一外壳(11)的下端连接,下端与所述料封装置(30)连接;
所述料封装置(30),与所述输料装置(4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组件(13),包括:第一进水管(131)、回水管(132)和汽液分离装置(133);
所述第一进水管(131),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的侧壁与所述冷却空间(14)连通;
所述回水管(132),两端均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的侧壁与所述冷却空间(14)连通,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31)相对设置;
所述汽液分离装置(133),设置在所述回水管(132)上,用于将蒸汽排出至所述第一外壳(11)的外部,汽液分离装置(133)的出汽端与外部的用汽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收装置(10),还包括:隔水板(15);
所述隔水板(15),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却空间(14)内,位于所述回水管(132)的两端之间,所述隔水板(15)的一端与所述回水管(132)所在的所述第一外壳(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水板(15)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进水管(131)处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12),包括:导料子管(121)和通料子管(122);
所述导料子管(121),上端与所述出焦口(52)连通,下端与所述通料子管(122)的上端连接,所述导料子管(121)的纵截面为倒梯形;
所述通料子管(122),下端与所述间接冷却装置(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焦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装置(20),包括:第二外壳(21)、第二进水管(22)、出水管(23)和至少一个气体预热管(24);
所述第二外壳(21)为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中空空间(25),所述中空空间(25)中盛装有冷却液(60);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兵邢永平范国瑞张海洋吴德财徐亚旭李连仲何庆武刘德博张国祥徐庆鹏宋洪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聚力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