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45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和三个隔板,且三个隔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处理箱的内部通过支撑板和三个隔板分隔成沉淀仓、消毒仓、净化仓和积水仓。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支撑板和隔板将处理箱内部分隔成沉淀仓、消毒仓、净化仓和积水仓,如此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沉淀仓内,水中的悬浮杂质在斜管填料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后的水,其含有有机物较多,处理较易,污水处理是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设备成本较高,且设备占用空间较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和三个隔板,且三个隔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处理箱的内部通过支撑板和三个隔板分隔成沉淀仓、消毒仓、净化仓和积水仓;所述沉淀仓的内部安装有斜管填料,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仓内部并穿过斜管填料,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积水仓内部的底端;所述消毒仓的内壁安装有消毒机构,所述净化仓的内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上方铺设有过滤介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一号水泵、二号水泵和三号水泵,所述一号水泵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斜管填料的上方,所述一号水泵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消毒仓的内部,所述二号水泵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消毒仓内部的底端,所述二号水泵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净化仓内部的顶端,所述三号水泵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净化仓内部的底端,所述三号水泵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积水仓内部。优选的,所述沉淀仓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槽,且导流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贯穿处理箱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玻璃管和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在玻璃管的内部,且玻璃管安装在消毒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过滤介质由砂石层、活性炭层和细沙层三层铺设而成。优选的,所述三号水泵的进水管延伸至滤网的下方。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支撑板和隔板将处理箱内部分隔成沉淀仓、消毒仓、净化仓和积水仓,如此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沉淀仓内,水中的悬浮杂质在斜管填料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在一号水泵的作用下,将沉淀仓内沉淀后的水导入消毒仓中,利用消毒机构对其进行消毒,并在二号水泵的作用下,将消毒仓内的水导入净化仓,污水经过滤介质过滤并汇集在滤网的底部,在三号水泵的作用下,将净化仓内净化的水导入积水仓中,如此进过多种工序对污水进行处理,且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占用面积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箱;2、盖板;3、支撑板;4、隔板;5、沉淀仓;6、消毒仓;7、净化仓;8、积水仓;9、斜管填料;10、进水管;11、消毒机构;111、玻璃管;112、紫外线灯;12、滤网;13、过滤介质;14、一号水泵;15、二号水泵;16、三号水泵;17、排水管;18、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2,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且三个隔板4位于支撑板3的底部,处理箱1的内部通过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分隔成沉淀仓5、消毒仓6、净化仓7和积水仓8,通过沉淀仓5、消毒仓6和净化仓7对污水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水存储在积水仓8内。沉淀仓5的内部安装有斜管填料9,沉淀仓5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槽18,且导流槽18的底部通过管道贯穿处理箱1的底端,处理箱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仓5内部并穿过斜管填料9,处理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水管17,且排水管17的另一端延伸至积水仓8内部的底端,污水通过进水管10导入沉淀仓5内,水中的悬浮杂质在斜管填料5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并顺着导流槽18排出。消毒仓6的内壁安装有消毒机构11,消毒机构11包括玻璃管111和紫外线灯112,紫外线灯112安装在玻璃管111的内部,且玻璃管111安装在消毒仓6的内壁,通过玻璃管111对紫外线灯112机芯保护,避免污水与紫外线灯112接触,如此紫外线灯112发出的紫外线对污水进行照射,将污水进行杀毒灭菌。净化仓7的内部安装有滤网12,且滤网12上方铺设有过滤介质13,过滤介质13由砂石层、活性炭层和细沙层三层铺设而成,污水通过砂石层、活性炭层和细沙层三层铺设而成的过滤介质13,将污水净化,而净化后的污水积聚在滤网12的下方,方便导出。支撑板3上安装有一号水泵14、二号水泵15和三号水泵16,一号水泵14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斜管填料9的上方,一号水泵14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消毒仓6的内部,通过一号水泵14将斜管填料5上层的清水导入消毒仓6内部。二号水泵15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消毒仓6内部的底端,二号水泵15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净化仓7内部的顶端,通过二号水泵15将消毒仓6内部的污水导入到净化仓7内,使得污水经过滤介质13,进行过滤。三号水泵16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净化仓7内部的底端,三号水泵16的进水管延伸至滤网12的下方,三号水泵16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积水仓8内部,三号水泵16将净化仓7内净化后的水导入积水仓8中。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2),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且三个隔板(4)位于支撑板(3)的底部,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通过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分隔成沉淀仓(5)、消毒仓(6)、净化仓(7)和积水仓(8);/n所述沉淀仓(5)的内部安装有斜管填料(9),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仓(5)内部并穿过斜管填料(9),所述处理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水管(17),且排水管(17)的另一端延伸至积水仓(8)内部的底端;/n所述消毒仓(6)的内壁安装有消毒机构(11),所述净化仓(7)的内部安装有滤网(12),且滤网(12)上方铺设有过滤介质(13);/n所述支撑板(3)上安装有一号水泵(14)、二号水泵(15)和三号水泵(16),所述一号水泵(14)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斜管填料(9)的上方,所述一号水泵(14)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消毒仓(6)的内部,所述二号水泵(15)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消毒仓(6)内部的底端,所述二号水泵(15)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净化仓(7)内部的顶端,所述三号水泵(16)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净化仓(7)内部的底端,所述三号水泵(16)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积水仓(8)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2),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且三个隔板(4)位于支撑板(3)的底部,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通过支撑板(3)和三个隔板(4)分隔成沉淀仓(5)、消毒仓(6)、净化仓(7)和积水仓(8);
所述沉淀仓(5)的内部安装有斜管填料(9),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仓(5)内部并穿过斜管填料(9),所述处理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排水管(17),且排水管(17)的另一端延伸至积水仓(8)内部的底端;
所述消毒仓(6)的内壁安装有消毒机构(11),所述净化仓(7)的内部安装有滤网(12),且滤网(12)上方铺设有过滤介质(13);
所述支撑板(3)上安装有一号水泵(14)、二号水泵(15)和三号水泵(16),所述一号水泵(14)的进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斜管填料(9)的上方,所述一号水泵(14)的出水管贯穿支撑板(3)且延伸至消毒仓(6)的内部,所述二号水泵(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朗科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