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43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芯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滤瓶,滤瓶上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与滤瓶的腔体相连通,还包括湍流结构,湍流结构设置在滤瓶的腔体内,原水经过进水口流入滤瓶的腔体,经过湍流结构增加原水在滤瓶内的水流速度将滤瓶内的杂质从废水口排出。还公开一种净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组件,通过在滤瓶内壁上设置湍流结构,增加滤芯内流体运行过程中的湍流度,一方面可以减缓滤芯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污堵速度,另一方面便于冲洗时滤芯内截留堆积的污染物被带起并排出,延长滤芯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净水机通常采用多级滤芯对饮用水进行逐级过滤,其中预处理滤芯一般用来去除饮用水中的泥沙、铁锈、悬浮物、胶体、细菌等杂质。在杂质含量较大的恶劣水质地区,预处理滤芯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会产生预处理滤芯更换频繁或者影响净水机性能的问题,造成用户体验感差。在杂质含量较高的恶劣水质地区,预处理滤芯容易被污堵,滤芯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到的预处理滤芯容易被污堵,滤芯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瓶,滤瓶上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和滤瓶的腔体相连通,还包括湍流结构,湍流结构设置在滤瓶的腔体内,原水经过进水口流入滤瓶的腔体,经过湍流结构增加原水在滤瓶内的水流速度将滤瓶内的杂质从废水口排出。进一步,湍流结构为凸起,设置在滤瓶内壁上的凸起的个数为至少一个,从而增加流体在滤瓶内的湍流度。进一步,凸起为半球体,凸起的底面直径设置为1mm至10mm。进一步,凸起的个数设置为多个,多个凸起均匀分布在滤瓶内壁上。进一步,进水口连接有布水杆,布水杆上设置有布水孔。进一步,布水孔为圆形通孔,布水孔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布水杆上。进一步,布水杆、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同心设置。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减压装置,减压装置的下游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的滤芯组件,滤芯组件的下游设置有精滤滤芯,精滤滤芯的下游设置后处理滤芯,后处理滤芯连通有出水管路,从而实现滤芯的自动冲洗。进一步,减压装置的上游设置进水管路,用于通入原水,减压装置和滤芯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进一步,滤芯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滤芯组件和精滤滤芯之间设置有反洗罐和泵体。进一步,精滤滤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用于排出废水,后处理滤芯连接有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净水的通断。本技术的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组件,通过在滤瓶内壁上设置湍流结构,增加滤芯组件内流体运行过程中的湍流度,一方面可以减缓滤芯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污堵速度,另一方面便于冲洗时滤芯内截留堆积的污染物被带起并排出,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芯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滤芯组件内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减压装置;2、第一控制阀;3、滤芯组件;31、进水口;32、净水口;33、废水口;34、布水杆;35、超滤膜丝;36、滤瓶内壁;361、凸起;4、第二电磁阀;5、反洗罐;6、泵体;7、精滤滤芯;8、第三电磁阀;9、后处理滤芯;10、第三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瓶,滤瓶上设置有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和滤瓶的腔体相连通,还包括湍流结构,湍流结构设置在滤瓶的腔体内,原水经过进水口31流入滤瓶的腔体,经过湍流结构增加原水在滤瓶内的水流速度将滤瓶内的杂质从废水口33排出。本技术提供的滤芯组件3,主要在滤瓶内壁36上设置湍流结构,从而增加滤瓶的腔体中原水运行过程中的湍流度,一方面可以减缓滤芯在使用过程中的污堵速度,另一方面便于冲洗时滤芯内截留堆积的污染物被带起并排出,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湍流结构为凸起361,设置在滤瓶内壁36上的凸起361为至少一个,从而增加流体在滤瓶内的湍流度。凸起361的个数设置为多个,多个凸起361设置在滤瓶内壁36上,从而增加强反起排污效果。凸起361为半球体,凸起361的底面直径设置为1mm至10mm,凸起361的数值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设置为任意数值,能实现冲洗效果即可。多个凸起361等间距均匀分布在滤瓶内壁36上,从而更好的提供冲洗效果。湍流结构为起伏交替设置的凸块,使得滤瓶内壁36为凹凸不平的内壁,从而增加水流的湍流度。进水口31连接有布水杆34,布水杆34上设置有布水孔,以便进水均匀分布,延缓滤芯运行污堵速度。布水孔为圆形通孔,布水孔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布水杆34上。布水杆34、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同心设置,且布水杆34、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依次同心设置,净水口32、进水口31和废水口33的位置可以任意设置,只要能实现净水功能即可,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布水杆34的底部和滤瓶腔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从而更好实现均匀出水。滤瓶腔体内还设置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环设布水杆34设置,从而增加过滤效果。过滤结构设置为超滤膜丝35,用于净化原水,过滤水质的杂质,过滤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材质的滤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系统,主要用于滤芯组件3能够实现自动清水净水的作用,包括减压装置1,减压装置1的下游设置有以上所述的滤芯组件3,滤芯组件3的下游设置有精滤滤芯7,精滤滤芯7的下游设置后处理滤芯9,后处理滤芯9连通有出水管路,从而实现滤芯的自动冲洗。减压装置1的上游设置净水管路,用于通入原水,减压装置1和滤芯组件3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第一控制阀2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减压装置1用于将进水水压控制在0.25MPa及其以下避免反洗罐5内压力过高。稳压装置为可调或不可调的减压阀或稳压阀,压力范围为0-0.8Mpa。滤芯组件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串联在反洗管路上,用于反洗时将污水排出。滤芯组件3和精滤滤芯7之间设置有反洗罐5和泵体6,反洗罐5能够储存一定量的经预处理滤芯净化后的水。反洗罐5为球形、柱形、方形或者异形,体积为0-5L,数量为1-10个串联或者并联。精滤滤芯7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用于排出废水。后处理滤芯9连接有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净水的通断。滤芯组件3可以直接连接出水水龙头,也可以依次连接稳压泵、精滤滤芯7、后处理滤芯9净化水用于直饮。具体的,第二控制阀可以为具有逆止作用的控制阀,则可减少单个逆止阀的使用;反洗罐5可以为具有稳压作用的压力罐,则可减少稳压装置的使用;泵也可以为具有正、反流向或者频率可调的稳压泵、增压泵、叶片泵或自吸泵等。本技术提供的净水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制水-储水过程:市政自来水(0.1-0.4MPa)经第一控制阀2进入预处理滤芯后产水分两路,一路产水进入反洗罐5内储存待用,一路经第三控制阀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滤瓶,滤瓶上设置有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与滤瓶的腔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湍流结构,湍流结构设置在滤瓶的腔体内,原水经过进水口(31)流入滤瓶腔体内,湍流结构增加原水在滤瓶内的水流速度从而将滤瓶内的杂质从废水口(33)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滤瓶,滤瓶上设置有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进水口(31)、净水口(32)和废水口(33)与滤瓶的腔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湍流结构,湍流结构设置在滤瓶的腔体内,原水经过进水口(31)流入滤瓶腔体内,湍流结构增加原水在滤瓶内的水流速度从而将滤瓶内的杂质从废水口(3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湍流结构为凸起(361),滤瓶内壁(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361),从而增加流体在滤瓶内的湍流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凸起(361)为半球体,凸起(361)的底面直径设置为1mm至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凸起(361)的个数设置为多个,多个凸起(361)均匀分布在滤瓶内壁(3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水口(31)连接有布水杆(34),布水杆(34)上设置有布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布水孔为圆形通孔,布水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布水孔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陈黄锰吕剑明詹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