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3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涉及教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台架、显示屏、调节机构以及顶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台架的前端设置显示屏,实现教研台位和学习台位多个工位同时进行雕刻操作,通过在滑动板上设置调节机构和顶撑部,实现对非对称式陶器的内壁任意高度处进行局部的顶撑,防止刻刀在多彩层空心陶泥的外层雕刻下较薄的内支撑面出现变形甚至坍塌;通过设置顶撑部内的托料件与之配合的限位头,实现对落料的暂存目的,防止落料掉落至坯体内部对后续处理造成影响,而当发现多雕的现象时,能够再次取出多雕的落料,由原位置的原材料配合胶粘剂进行修补,颜色不会出现差异且可快速继续进行成型雕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
技术介绍
陶瓷雕塑要用黏土配料,然后经过制坯、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审美也开始融合各种元素,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出现创新的表现手法,其中多彩层空心陶泥艺术品便为一种表现形式,当下对该种陶艺品的镂雕教学过程通常由指导教师当面进行技术讲解及展示。但是,采用传统教研方式在长时间的雕塑授课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一、对多彩层陶器坯体,尤其是非对称形式的陶器进行雕塑创作时,为了呈现艺术内涵,需要在不同位置上镂雕不同的程度,而雕刻较深位置时的刻刀会作用到陶器上较薄的内支撑面,导致作品成型时在空心内部经常发生变形甚至坍塌,需要丰富的雕塑经验,而学生经验不足导致出现很多浪费;二、为了防止坯体整体变形,在坯体上雕通所要呈现的纹样通常镂空面积要适当,而对雕塑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来说,经常出现多雕的现象,为防报废需要向陶器坯体多雕出来的通孔上修补半固态腻子,并采用速凝胶粘剂与增韧剂让修补腻子与原坯体牢固结合,但此方式所用的腻子与原坯体结合后仍需固化一段时间,无法快速继续进行成型雕刻;三、雕通坯体过程产生的落料直接掉落到陶艺品内部,雕刻之后一并倒出的过程还存在对坯体造成形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包括台架、显示屏、调节机构以及顶撑部,所述台架的上端面转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转盘,台架的上端还设置有成像架,所述成像架上固定设置有磁环,成像架的侧端通过伸缩杆转动设置摄像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台架的前方,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台架上,并用于调节所述顶撑部在陶器内所处的不同位置,顶撑部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齿条安装于调节机构上,并用于对陶器的内壁进行局部的顶撑,同时还用于暂留雕刻过程产生的落料。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导向件、滑动架以及转动杆,所述安装座为空心且内部滑动设置顶杆,顶杆上与安装座内侧壁之间套设有弹簧一,顶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转动块,安装座的另一侧端固定有集料槽,安装座的上部环向开设有圆槽,所述导向件呈螺旋状且其下端滑动设置于圆槽内,导向件的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支杆,两根所述支杆的上端固定有手轮一,所述手轮一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架固定于台架上并与滑动板相滑动连接,支杆上还设置有簧片,所述转动杆的下端滑动设置于安装座内并与转动块相转动连接,转动杆的下部为螺纹设置并滑动设置有升降头,所述升降头的侧端滑动设置有随动件,所述随动件还滑动设置于导向件上,转动杆的上部设置若干个均布的定位环,所述簧片的下端抵接于定位环上,转动杆的上端固定有手轮二。优选的,所述顶撑部包括抵靠件、托料件以及“V”形的限位头,所述抵靠件的背部固定于斜齿条的端部,抵靠件的上部通过弹簧二滑动设置推动杆,所述托料件转动设置于斜齿条的侧端上,托料件的上部左侧为倾斜面设置,托料件的上部右侧抵接于推动杆上,所述限位头通过扭簧安装于抵靠件的中部,托料件上固定有与限位头的侧端相接触的定位柱。优选的,所述台架上于成像架的两侧分为教研台位和学习台位,所述显示屏与学习台位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台架的上端还开设有排屑口,台架的下端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与台架上若干个均布的排屑口通过“V”形的导料斜面相连。优选的,所述斜齿条与转动杆的下部相啮合,斜齿条还分别与升降头及随动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架垂直设置于台架上,所述滑动板在滑动架上的升降行程不小于陶器整体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导向件的中部大并上下部小,且螺旋状的导向件上的缝隙间距不小于斜齿条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升降头的顶端与托料件的上部倾斜面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托料件在未转动状态时与限位头的下端相配合,托料件在转动状态时于竖直方向上与集料槽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台架的前端设置显示屏,实现教研台位和学习台位多个工位同时进行雕刻操作,教师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操作画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及技术指导,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顶撑部,顶杆配合另一侧的抵靠件共同作用下,来实现对非对称式陶器的内壁任意高度处进行局部的顶撑,防止刻刀在多彩层空心陶泥的外层雕刻下较薄的内支撑面出现变形甚至坍塌;(2)通过设置顶撑部内的托料件与之配合的限位头,实现对落料的暂存目的,收集好的落料在随动件与托料件上部的倾斜面配合作用下,落入正下方的集料槽内,防止落料掉落至坯体内部对后续处理造成影响,而当发现多雕的现象时,能够再次取出多雕的落料,由原位置的原材料配合胶粘剂进行修补,颜色不会出现差异且可快速继续进行成型雕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工位内部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与斜齿条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工位在顶撑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工位在更换顶撑位置并收集落料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1-台架,2-显示屏,3-调节机构,4-顶撑部,5-转盘,6-成像架,7-磁环,8-伸缩杆,9-摄像头,10-斜齿条,11-排屑口,12-集料箱,301-安装座,302-导向件,303-滑动架,304-转动杆,305-顶杆,306-弹簧一,307-集料槽,308-圆槽,309-支杆,310-手轮一,311-簧片,312-升降头,313-随动件,314-定位环,315-手轮二,316-滑动板,317-连杆,318-转动块,41-抵靠件,42-托料件,43-限位头,44-弹簧二,45-推动杆,46-扭簧,47-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包括台架1、显示屏2、调节机构3以及顶撑部4,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转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转盘5,台架1的上端还设置有成像架6,所述成像架6上固定设置有磁环7,成像架6的侧端通过伸缩杆8转动设置摄像头9,所述显示屏2设置于台架1的前方,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于台架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顶撑部4在陶器内所处的不同位置,顶撑部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齿条10安装于调节机构3上,并用于对陶器的内壁进行局部的顶撑,同时还用于暂留雕刻过程产生的落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摄像头9为高清摄像机并与显示屏2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伸缩杆8与磁环7相吸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安装座301、导向件302、滑动架303以及转动杆304,所述安装座301为空心且内部滑动设置顶杆305,顶杆305上与安装座301内侧壁之间套设有弹簧一306,顶杆305的端部铰接有连杆317,所述连杆317的另一端铰接有转动块318,安装座301的另一侧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显示屏(2)、调节机构(3)以及顶撑部(4),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转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转盘(5),台架(1)的上端还设置有成像架(6),所述成像架(6)上固定设置有磁环(7),成像架(6)的侧端通过伸缩杆(8)转动设置摄像头(9),所述显示屏(2)设置于台架(1)的前方,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于台架(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顶撑部(4)在陶器内所处的不同位置,顶撑部(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齿条(10)安装于调节机构(3)上,并用于对陶器的内壁进行局部的顶撑,同时还用于暂留雕刻过程产生的落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显示屏(2)、调节机构(3)以及顶撑部(4),所述台架(1)的上端面转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转盘(5),台架(1)的上端还设置有成像架(6),所述成像架(6)上固定设置有磁环(7),成像架(6)的侧端通过伸缩杆(8)转动设置摄像头(9),所述显示屏(2)设置于台架(1)的前方,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于台架(1)上,并用于调节所述顶撑部(4)在陶器内所处的不同位置,顶撑部(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齿条(10)安装于调节机构(3)上,并用于对陶器的内壁进行局部的顶撑,同时还用于暂留雕刻过程产生的落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安装座(301)、导向件(302)、滑动架(303)以及转动杆(304),所述安装座(301)为空心且内部滑动设置顶杆(305),顶杆(305)上与安装座(301)内侧壁之间套设有弹簧一(306),顶杆(305)的端部铰接有连杆(317),所述连杆(317)的另一端铰接有转动块(318),安装座(301)的另一侧端固定有集料槽(307),安装座(301)的上部环向开设有圆槽(308),所述导向件(302)呈螺旋状且其下端滑动设置于圆槽(308)内,导向件(302)的上端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支杆(309),两根所述支杆(309)的上端固定有手轮一(310),所述手轮一(310)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滑动板(316),所述滑动架(303)固定于台架(1)上并与滑动板(316)相滑动连接,支杆(309)上还设置有簧片(311),所述转动杆(304)的下端滑动设置于安装座(301)内并与转动块(318)相转动连接,转动杆(304)的下部为螺纹设置并滑动设置有升降头(312),所述升降头(312)的侧端滑动设置有随动件(313),所述随动件(313)还滑动设置于导向件(302)上,转动杆(304)的上部设置若干个均布的定位环(314),所述簧片(311)的下端抵接于定位环(314)上,转动杆(304)的上端固定有手轮二(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艺设计用教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