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28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它包括运辊装置、输送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运辊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卷布机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输送装置,该端与输送装置连接处设有抬辊板;机架的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卷布机的固定座上设置卷布辊,卷布辊下方设有一根运转轴,运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杆,运转轴与电机连接驱动旋转;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输送台上设有输送皮带;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一排等距布置的滚轴,还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板,升降板设置在两个滚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布卷辊完成卷布工作后可以自动下料,自动运输,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卷布机的功用是将由前道工序完成的针纺织面料卷取成筒状体。广泛使用于各种布料,无纺布、泡棉、皮革、纸张、反光材料、醋酸布、补强带、导电布等材料卷圆包装及各种织物工切捆条前的重复打卷。现有技术中,在完成布料的卷布工作后,需要人工将布卷辊取下再安放新的布卷辊,并需要将取下的卷布辊运送至指定位置,然后再开始新的卷布工作,操作过程十分复杂,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它包括运辊装置、输送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运辊装置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连接推送装置,推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操作台;所述运辊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卷布机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输送装置,该端与输送装置连接处设有抬辊板;机架的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卷布机的固定座上设置卷布辊,卷布辊下方设有一根运转轴,运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杆,运转轴与电机连接驱动旋转;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输送台上设有输送皮带;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一排等距布置的滚轴,还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板,升降板设置在两个滚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抬辊板与输送台连接处固定,抬辊板下方连接升降气缸,抬辊板底部还连接有重量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下方连接一个三角板的底边,该三角板的顶角设置在旋转轴上。<br>进一步地,所述卷布机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置管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布卷辊完成卷布工作后可以自动下料,自动运输,减少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多台卷布机连续化下料,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卷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卷布机1、支架1.1、第一置管框1.2、第二置管框1.3、运转轴1.4、支杆1.5、卷布辊2、运辊装置3、机架3.1、履带3.2、抬辊板3.2、输送装置4、输送台4.1、输送皮带4.2、推送装置5、滚轴5.1、升降板5.2、操作台6。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实施例1:参见图1-图3,图1绘制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与卷布机1连接,它包括运辊装置3、输送装置4和推送装置5;所述卷布机1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连接运辊装置3,运辊装置3连接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连接推送装置5,推送装置5的一侧设置操作台6。所述卷布机1的固定座上设置卷布辊2,卷布辊2下方设有一根运转轴1.4,运转轴1.4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杆1.5,运转轴1.4与电机连接驱动旋转;所述运辊装置3包括机架3.1,所述机架3.1的一端连接卷布机1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输送装置4,该端与输送装置4连接处设有抬辊板3.2;机架3.1的两侧设有履带3.2,用于运送卷布辊2;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台4.1,输送台4.1上设有输送皮带4.2,用于输送卷布辊2;所述抬辊板3.2与输送台4.1连接处固定,抬辊板3.2下方连接升降气缸,抬辊板3.2底部还连接有重量感应器;所述推送装置5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一排等距布置的滚轴5.1,还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板5.2,升降板5.2设置在两个滚轴5.1之间,升降板5.2下方连接一个三角板的底边,该三角板的顶角设置在旋转轴上,旋转轴一端连接电机驱动。所述卷布机1上设有支架1.1所述卷布机主体1内部通过传动辊连接卷布辊;所述支架1.1高度不小于1.5米,所述支架1.1的顶部设有第一置管框1.2和第二置管框1.3,第一置管框1.2和第二置管框1.3分别设置在支架1.1的前后两侧,第二置管框1.3低于第一置管框1.2;第一置管框1.2和第二置管框1.3内分别设有两种不同直径的纸管。所述第一置管框1.2的前后侧面上均设有栏杆,栏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的前侧面中部,防止纸管掉落。所述第一置管框1.2内设有不少于三个第一定位装置,其中两个第一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定位钩,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后侧面的竖杆的中部,另一端伸出第一置管框1.2前侧面的底部,并在此端部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一定位钩,即第一固定杆为倾斜向下设置,纸管可由自重沿倾斜的第一固定杆下移,第一定位钩防止纸管掉落;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上方设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为设有一个折角的折杆,折杆的上端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前侧面的竖杆的上部,下端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前侧面的横杆上,第一限位装置的折角与第一置管框1.2后侧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置管框1.2内的纸管的直径,小于第一置管框1.2内的纸管的直径两倍,只允许一个纸管通过。所述第二置管框1.3的结构与第一置管框1.2相同,包括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第二固定杆设置在第一置管框1.2的下方,第二固定杆向下倾斜伸向第一置管框1.2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折角与第二置管框1.3后侧面的距离大于第二置管框1.3的纸管的直径,小于第二置管框1.3内的纸管的直径两倍,只允许一个纸管通过。工作原理:当卷布辊完成卷布,启动电机旋转运转轴,随着运转轴旋转45°,两端的支杆向运转轴方向抬起,将上面的卷布辊推送至运辊装置上,卷布辊再随着履带前进至抬辊板,抬辊板底部的重量感应器感应到重量后,启动升降气缸,抬起抬辊板远离的输送台的一侧,将卷布辊推送至输送装置,再随着履带前进至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前端设置的重量感应器感应到重量后,启动升降板下方的旋转轴,随着旋转轴向操作台方向旋转45°,升降板远离操作台的一侧抬起,将卷布辊推送至操作台上,操作人员套上包装即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运辊装置(3)、输送装置(4)和推送装置(5);所述运辊装置(3)连接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连接推送装置(5),推送装置(5)的一侧设置操作台(6);/n所述运辊装置(3)包括机架(3.1),所述机架(3.1)的一端连接卷布机(1)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输送装置(4),该端与输送装置(4)连接处设有抬辊板(3.2);机架(3.1)的两侧设有履带(3.2);所述卷布机(1)的固定座上设置卷布辊(2),卷布辊(2)下方设有一根运转轴(1.4),运转轴(1.4)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杆(1.5),运转轴(1.4)与电机连接驱动旋转;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台(4.1),输送台(4.1)上设有输送皮带(4.2);所述推送装置(5)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一排等距布置的滚轴(5.1),还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板(5.2),升降板(5.2)设置在两个滚轴(5.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布机的连续送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运辊装置(3)、输送装置(4)和推送装置(5);所述运辊装置(3)连接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连接推送装置(5),推送装置(5)的一侧设置操作台(6);
所述运辊装置(3)包括机架(3.1),所述机架(3.1)的一端连接卷布机(1)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输送装置(4),该端与输送装置(4)连接处设有抬辊板(3.2);机架(3.1)的两侧设有履带(3.2);所述卷布机(1)的固定座上设置卷布辊(2),卷布辊(2)下方设有一根运转轴(1.4),运转轴(1.4)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杆(1.5),运转轴(1.4)与电机连接驱动旋转;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台(4.1),输送台(4.1)上设有输送皮带(4.2);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肃澄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唯尔维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