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927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印花面料打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印花面料的计算机软打样,采用的Mean‑shift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面料图像,边缘细节部分的分割效果具有可区分性。采用本方法进行印花面料软打样,可得到结构纹理清晰且自然的系列换色结果,可提供试色参考,相对于传统的机器打样方法,节省了人力和原料、缩短了交货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花面料打样
,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趋向多元化,除去实用性能外,更加追求新颖流行的外观。在产品快速更迭的新时代,印花面料以其丰富多变的色彩与图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企业在批量生产印花面料前,需要专业设计人员设计花型、确定配色方案,生产人员根据设计方案制版打样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印染打样一直是一道费时、高成本又无法避免的工序,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经常需要反复多次打样。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印花面料进行机器软打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尽管采用计算机图像分割技术,例如K-means聚类法,区域生长法等,可以实现图像的分割,通过颜色迁移等方法可以实现图像的换色。但织物图像具有独特的纹理特征,这种纹理会影响图像分割结果,导致换色结果存在颜色疵点。除此之外,不少分割算法无法对面料图像的细节部分进行细致分割,对于纹理颜色复杂的面料,换色结果的准确率会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步骤1:用户将想要换色的印花面料图像上传;/n步骤2:对输入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平滑面料的纹理特征;/n所述图像预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相对总变差模型,通过调节模型的平滑参数λ与窗口大小参数σ来抑制面料图像的纹理信息;/n所述颜色空间转换为,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IELAB颜色空间,用于图像分割;/n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印花面料分色;/n所述聚类分割算法采用的是Mean-shift(均值漂移)算法,步骤包括,以带宽h做一个漂移窗口,计算中心点移动到窗口内周围点所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将想要换色的印花面料图像上传;
步骤2:对输入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平滑面料的纹理特征;
所述图像预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相对总变差模型,通过调节模型的平滑参数λ与窗口大小参数σ来抑制面料图像的纹理信息;
所述颜色空间转换为,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IELAB颜色空间,用于图像分割;
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印花面料分色;
所述聚类分割算法采用的是Mean-shift(均值漂移)算法,步骤包括,以带宽h做一个漂移窗口,计算中心点移动到窗口内周围点所需要的偏移量,求取平均偏移量,原中心点向平均偏移量方向漂移得到新的中心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算法收敛,得到聚类中心以及相对应的分割区域;
步骤4:从潘通色库中挑选配色方案;
步骤5:将挑选的新配色与分割提取得到的分色进行配对,建立映射关系,将新的配色映射到输入图像对应的分割区域,输出最终换色结果;
所述配对方法为,新挑选的配色方案与分色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步骤6:保存换色软打样结果图像,保存对应配色方案的潘通色库数值,便于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平滑参数λ取值为0.006,窗口大小参数σ取值为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印花面料软打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带宽参数h取值为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如如胡群张宁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