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06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幽门螺杆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的数量为两个,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防护盖,装置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防护盖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解决了现有的试剂盒在检测人员在同时使用多个试剂盒时,很容易导致试剂盒发生混乱,使得检测出的数据不可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及时的对试剂盒进行区分和识别,减少了实用性和便捷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幽门螺杆菌
,具体为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其申请公布号为202010575270.0,该专利具备试剂盒在使用时的快捷性与药液的检测质量,同时也能实现每个储存腔药液的再次充注与保存,从而使得试剂盒能够循环利用的优点,但在该专利中,当检测人员在同时使用多个试剂盒时,很容易导致试剂盒发生混乱,使得检测出的数据不可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及时的对试剂盒进行区分和识别,减少了实用性和便捷性,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具有便于分辨和区分试剂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试剂盒在检测人员在同时使用多个试剂盒时,很容易导致试剂盒发生混乱,使得检测出的数据不可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及时的对试剂盒进行区分和识别,减少了实用性和便捷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装置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防护盖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所述限位机构的前侧贯穿至壳体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壳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活动板套设于转杆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轴销,所述轴销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与指针固定连接。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前侧贯穿至壳体的前侧并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盖左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与燕尾块配合使用的燕尾槽。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前侧开设有与传动杆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传动杆配合使用的活动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至限位孔的内腔。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本体为左右两个区域,所述防护盖为透明材料。(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和指针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使用者需要对试剂盒进行分辨和区分时,使用者将指针指向不同的位置用来区分试剂盒的不同,使用者即可对试剂盒进行快速的分辨和区分,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盖,方便了使用者调节后指针的角度后,盖住防护盖,从而对指针进行防护,使指针不会发生转动的现象,同时还可观察指针的方向,增加了实用性和便捷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方便了使用者对试剂盒进行分辨和区分,解决了现有的试剂盒在检测人员在同时使用多个试剂盒时,很容易导致试剂盒发生混乱,使得检测出的数据不可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及时的对试剂盒进行区分和识别,减少了实用性和便捷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转块、轴销和指针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轴销、轴承和转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块和壳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装置本体;2、转动机构;201、轴销;202、轴承;203、转块;3、限位机构;301、限位杆;302、传动杆;303、弹簧;4、凹槽;5、防护盖;6、手柄;7、指针;8、固定块;9、壳体;10、活动板;11、转杆;12、活动孔;13、限位孔;14、通孔;15、活动槽;16、燕尾块;17、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7,指针7的数量为两个,凹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防护盖5,装置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9,防护盖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的顶部贯穿至壳体9的顶部,限位机构3的前侧贯穿至壳体9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0,壳体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活动板10套设于转杆11的表面,转动机构2包括轴销201,轴销201的底部与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轴销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02,轴承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块203,转块203的表面与指针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动机构2,能够使指针7进行转动,使指针7转动到指定的位置,为使用者区分试剂盒提供方便。进一步的,限位机构3包括弹簧303,弹簧303的底部与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1,限位杆3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传动杆302,传动杆302的前侧贯穿至壳体9的前侧并与活动板10固定连接,限位杆301的顶部贯穿至壳体9的顶部,通过设置限位机构3,能够使限位杆301进入限位孔13的内腔后,从而对防护盖5进行限位,使防护盖5不会脱离对指针7的防护,防护盖5左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6,装置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与燕尾块16配合使用的燕尾槽17,通过设置燕尾块16和燕尾槽17的配合使用,能够使燕尾块16完全进入燕尾槽17的内腔后,从而对防护盖5进行限位,使防护盖5不会发生掉落的现象,同时还可起到定位的效果,壳体9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301配合使用的通孔14,固定块8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301配合使用的限位孔13,能够使限位杆301在移动时减少与壳体9之间的摩擦和碰撞,通过设置限位孔13,能够使限位杆301进入限位孔13的内腔后,从而对防护盖5进行限位,使指针7不会因外界的力发生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7),所述指针(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防护盖(5),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防护盖(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的顶部贯穿至壳体(9)的顶部,所述限位机构(3)的前侧贯穿至壳体(9)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壳体(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活动板(10)套设于转杆(1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7),所述指针(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防护盖(5),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防护盖(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的顶部贯穿至壳体(9)的顶部,所述限位机构(3)的前侧贯穿至壳体(9)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壳体(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活动板(10)套设于转杆(1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轴销(201),所述轴销(201)的底部与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销(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02),所述轴承(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块(203),所述转块(203)的表面与指针(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弹簧(303),所述弹簧(303)的底部与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1),所述限位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吉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