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75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包括镜头本体,该镜头本体内设置有透镜组、棱镜组和感光元件,棱镜组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内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滑动座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滑动座内周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该安装板能在所述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座的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多棱镜,以用于采集3D影像或光场影像,该多棱镜包括至少四个棱边,且该多棱镜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该多棱镜的其它外表面涂覆有遮光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一个多棱镜仅成一个像,便于对出射的光线总量和光线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拍摄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摄像机的镜头难以从光线中分离出不同视角的视图,其仅能拍摄出单一视角的视图,拍摄效果较为单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1811132712.3公开了一种基于棱镜折射分光的单镜头3D拍摄结构,其棱镜的每一个面都参与了成像,一个棱镜可以成两个像,无法单独调整这两个像中的某一个像;此外,该技术方案中,棱镜相对于光轴的轴向位置以及棱镜的入射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在安装时均无法调节,使得出射面出射的光线总量以及出射光线的角度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一个多棱镜仅成一个像,便于对出射的光线总量和光线角度进行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包括镜头本体,该镜头本体内设置有透镜组、棱镜组和感光元件,所述棱镜组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内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滑动座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滑动座内周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该安装板能在所述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座的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多棱镜,以用于采集3D影像或光场影像,该多棱镜包括至少四个棱边,且该多棱镜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该多棱镜的其它外表面涂覆有遮光涂层。本专利技术的3D影像拍摄结构,设置一个或多个多棱镜,且每个多棱镜仅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可以透光,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使得一个多棱镜仅可以成一个像。在组装镜头时,可以通过移动机构调节安装板相对于滑动座的轴向位置,以调整从出射面出射的光线总量;还可以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滑动座的轴线与安装座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以调节从出射面出射的光线角度。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多棱镜的数量一致,所述安装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均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成形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安装时,多棱镜可以被夹紧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多棱镜的相应棱边可以被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限位固定,防止多棱镜脱落。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设置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上的密封垫可以与多棱镜的端面之间密封抵接,以防止光线从缝隙处漏出。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安装板外周的两个滑块,和对称布置在所述滑动座内壁上的两个滑道,两个滑块分别滑动穿设在两个所述滑道内。优选地,在所述滑块的外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该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在安装板调节到位后,可以移动固定板,固定板在第一粘胶层的作用下与滑道粘接,以限定安装板相对于滑动座的轴向位置。优选地,在所述固定板的内周设置有第一吸合件,在所述滑块的外周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吸合件相互吸合的第二吸合件。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相互吸合,可以将固定板暂时固定在滑块的外周,以防止在安装板调节过程中出现第一粘胶层与滑道接触的情况。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对称布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沿径向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连接孔,该连接孔与相应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孔,该过孔与相应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滑动座的一端开设有操作孔,该操作孔内滑动连接有把手,且该把手与所述操作孔之间不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操作杆和限位板,所述操作杆滑动穿设在所述操作孔内,该操作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板;在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能收纳所述限位板的限位孔,该限位孔与所述过孔连通,且该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孔的底壁上固有连接有第二粘胶层。在滑动座的角度调节到位后,将把手向转轴的方向推动,使得限位板与第二粘胶层粘接,以此限定滑动座的轴线与安装座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地,所述操作孔为方形孔,所述操作杆为与所述操作孔适配的方形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棱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4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B;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透镜组;2-棱镜组;21-安装座;211-过孔;212-限位孔;22-滑动座;221-滑道;222-连接孔;23-安装板;231-第一板体;2311-第一斜面;232-第二板体;2321-第二斜面;233-安装孔;234-滑块;235-固定板;24-多棱镜;25-转轴;251-操作孔;26-把手;261-操作杆;262-限位板;3-感光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包括镜头本体,该镜头本体内设置有透镜组1、棱镜组2和感光元件3,透镜组1、棱镜组2和感光元件3沿远离拍摄物的方向依次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棱镜组2还可以设置在透镜组1与拍摄物之间,或者透镜组1可以为多个,而棱镜组2位于多个透镜组1之间。上述棱镜组2包括安装座21,该安装座21内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滑动座22,滑动座22能在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滑动座22的轴线与安装座21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滑动座22内周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23,该安装板23能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滑动座22的轴线方向移动,且安装板23安装有两个多棱镜24,该多棱镜24包括四个棱边,且该多棱镜24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该多棱镜24的其它外表面涂覆有遮光涂层,使得一个多棱镜24仅可以成一个像,在实际中,该多棱镜24的数量可以大于两个,而多棱镜24的棱边数量也可以大于四个。上述安装板23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第一板体231和第二板体232,安装板23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233,该安装孔2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图2中左右方向的两个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图2中上下方向的两个侧壁),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互平行,用于与多棱镜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包括镜头本体,该镜头本体内设置有透镜组、棱镜组和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棱镜组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内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滑动座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n所述滑动座内周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该安装板能在所述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座的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多棱镜,以用于采集3D影像或光场影像,该多棱镜包括至少四个棱边,且该多棱镜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该多棱镜的其它外表面涂覆有遮光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包括镜头本体,该镜头本体内设置有透镜组、棱镜组和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镜组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内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滑动座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
所述滑动座内周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该安装板能在所述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座的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多棱镜,以用于采集3D影像或光场影像,该多棱镜包括至少四个棱边,且该多棱镜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外表面分别形成入射面和出射面,该多棱镜的其它外表面涂覆有遮光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多棱镜的数量一致,所述安装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均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成形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影像拍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安装板外周的两个滑块,和对称布置在所述滑动座内壁上的两个滑道,两个滑块分别滑动穿设在两个所述滑道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行开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