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63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如下: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广大的消费者在家中亲自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防止了商家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混入到不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进行贩卖,而导致奶粉检测机构不能第一之间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进行处理,可以让消费者对奶粉更放心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
,具体为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达66.6%,且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若在100g牛奶中添加0.1g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的蛋白质虚假含量,而现在对乳制品内部三聚氰胺检测时一般都会在实验室内使用专业的器具对其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往往会速度很慢,而且不能对市场上所有的乳制品进行捉个检测。目前,现有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速度比较慢,需要消费者购买任何检测器具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提高了奶粉内三聚氰胺检测时的难度和成本,降低了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时的便捷性,而且不适用于广大的消费者在家中亲自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商家容易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混入到不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进行贩卖,而导致奶粉检测机构不能第一之间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进行处理,不可以让消费者对奶粉更放心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如下: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直到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到不见固块,然后将透明茶杯放入到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d.待步骤c完成后,将冷却好的牛奶从透明茶杯内倒出,这时黑布会对倒出的牛奶进行过滤,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排除其它可溶物;e.待步骤d完成后,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则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奶粉量和热水的比例为1:4,所述黑布为原型,大小为茶滤大小的2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这时黑布的一部会绷紧在茶滤的底部,另一部会抵置在透明茶杯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振荡的时间为30—60s,所述牛奶静置降温的时间为10—2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清水冲洗的次数为3—5次,冲洗时需要将水缓慢的倒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e中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需要先将茶滤连同黑布从透明茶杯内取出,再将白色晶体从透明茶杯内缓慢的倒出,再将晶体放入清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速度快,不需要消费者购买任何检测器具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降低了奶粉内三聚氰胺检测时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时的便捷性。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广大的消费者在家中亲自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防止了商家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混入到不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进行贩卖,而导致奶粉检测机构不能第一之间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进行处理,可以让消费者对奶粉更放心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如下: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直到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到不见固块,然后将透明茶杯放入到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d.待步骤c完成后,将冷却好的牛奶从透明茶杯内倒出,这时黑布会对倒出的牛奶进行过滤,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排除其它可溶物;e.待步骤d完成后,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则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奶粉量和热水的比例为1:4,所述黑布为原型,大小为茶滤大小的2倍。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这时黑布的一部会绷紧在茶滤的底部,另一部会抵置在透明茶杯的内壁。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振荡的时间为30—60s,所述牛奶静置降温的时间为10—20min。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清水冲洗的次数为3—5次,冲洗时需要将水缓慢的倒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需要先将茶滤连同黑布从透明茶杯内取出,再将白色晶体从透明茶杯内缓慢的倒出,再将晶体放入清水中。实施例一所述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如下: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比例为1:4,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大小为茶滤大小的2倍;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振荡的时间为30—60s,直到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到不见固块,然后将透明茶杯放入到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时间为10—20min;d.待步骤c完成后,将冷却好的牛奶从透明茶杯内倒出,这时黑布会对倒出的牛奶进行过滤,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次数为3—5次,排除其它可溶物;e.待步骤d完成后,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则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速度快,不需要消费者购买任何检测器具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降低了奶粉内三聚氰胺检测时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奶粉内的三聚氰胺检测时的便捷性。实施例二所述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如下: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比例为1:4,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大小为茶滤大小的2倍;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振荡的时间为50s,直到奶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n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n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n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直到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到不见固块,然后将透明茶杯放入到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nd.待步骤c完成后,将冷却好的牛奶从透明茶杯内倒出,这时黑布会对倒出的牛奶进行过滤,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排除其它可溶物;/ne.待步骤d完成后,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则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
a.首先将适量的奶粉放入到透明茶杯中,然后再向透明茶杯内添加适量的热水,再准备一块干净的黑布;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内部的茶滤取出,接着将准备好的黑布包裹在茶滤的底部,然后再将茶滤连同黑布放入到透明茶杯的内部,再将保温被盖盖上;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透明茶杯的奶粉进行振荡,直到奶粉与热水充分混合到不见固块,然后将透明茶杯放入到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
d.待步骤c完成后,将冷却好的牛奶从透明茶杯内倒出,这时黑布会对倒出的牛奶进行过滤,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排除其它可溶物;
e.待步骤d完成后,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则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奶粉量和热水的比例为1:4,所述黑布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尔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兆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