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58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包括料仓、上平板、下平板及中间抽板,所述料仓底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上平板安装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上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所述下平板安装在所述上平板下方,所述下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下空腔;所述中间抽板插入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之间,所述中间抽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中间空腔;其中,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上平板的上空腔、所述下平板的下空腔依次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因粉状摩擦材料在成型模具模腔中堆积以及固化时间不一致造成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
本技术涉及刹车片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摩擦材料成型加料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机动车辆广泛应用刹车片制动,依靠刹车片的摩擦作用实现制动的功能。刹车片主要包括背板和固定在背板上的摩擦材料块,而摩擦材料块是刹车片的关键性部件,其最主要的功能直接与刹车盘摩擦产生制动力,使机械设备与各种机动车辆能够安全制动。刹车片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粉状摩擦材料固化成摩擦材料块并同时粘接到背板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厂家通常采用多腔模具同时生产多片刹车片,但是将粉状摩擦材料逐个倒入模腔会使各个模腔内材料固化时间长短不同,同时倒料时还伴有粉状摩擦材料在模腔中山丘状堆积的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用于解决多腔模具生产时,因各个模腔内摩擦材料固化时间不一致及粉状摩擦材料在模腔中堆积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包括料仓、上平板、下平板及中间抽板,所述料仓底部为开口式结构;所述上平板安装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上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所述下平板安装在所述上平板下方,所述下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下空腔;所述中间抽板设置于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之间,所述中间抽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中间空腔;其中,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上平板上的所述上空腔、所述下平板上的所述下空腔依次对齐。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工装包括多个所述料仓。进一步地,所述上平板上设置的所述上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相应地,所述下平板上设置的所述下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所述中间抽板上设置的所述中间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料仓与所述上平板固定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平板与所述下平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抽板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平板与所述下平板的长度,所述中间抽板在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的之间允许前后移动,切换储料和加料状态。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平板与所述下平板之间设有中间隔板。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隔板的厚度比所述中间抽板的厚度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抽板上设有拉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平板两端分别设置一拉手。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中间抽板的方式实现工装的储料和加料功能,将预先称重好的等量摩擦材料储存在料仓中,工装上的空腔轮廓一致解决了摩擦材料加到成型模具模腔中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整副工装的所有料仓使用一件中间抽板进行切换储料和加料状态解决了无法同时加料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在储料时的俯视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在加料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刹车片11背板12摩擦材料2料仓3上平板31上空腔4下平板5中间抽板51中间空腔6中间隔板7拉手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1,刹车片1包括背板11和摩擦材料12,摩擦材料12需要进行固化成型摩擦材料块粘接到背板11上,刹车片1通过摩擦材料12来吸收或传递动力,使机械设备及各种机动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包括料仓2、上平板3、下平板4及中间抽板5。料仓2底部为开口式结构,用来储存预先称量好的粉状摩擦材料,上平板3安装在料仓2底部,为料仓2提供一个支撑平板,上平板3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31,上空腔31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下平板4安装在上平板3下方,加料工装通过下平板4与成型模具连接,下平板4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下空腔(图中未示出),设置的下空腔个数与上平板3上的上空腔31个数保持一致,中间抽板5设置于上平板3和下平板4之间,可前后移动,用以切换加料工装的储料与加料功能,中间抽板5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中间空腔51,设置的中间空腔51的个数与上平板3上设置的上空腔31个数保持一致。其中,料仓2的底部与上平板3上的上空腔31、下平板4上的下空腔依次对齐,中间抽板5上的中间空腔51根据工装的使用状态通过抽拉中间抽板5选择与上平板3上的上空腔31对齐或者错开。当工装处于使用状态进行加料时,中间空腔51与上空腔31、下空腔对齐,料仓1内的粉状摩擦材料垂直下落依次穿过上平板3的上空腔31、中间抽板5的中间空腔51、下平板4的下空腔进入成型模具进行固化成型工作,当工装处于等待状态需要储料时,通过抽拉中间抽板5,使中间抽板5的中间空腔51与上平板3的上空腔31相互错开,即料仓1的底部被中间抽板5封闭。参见附图2,在一实施例中,料仓2与上平板3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例如使用粘结胶粘接,上平板3与下平板4可选择通过螺栓8连接。根据使用需求,上平板3上可同时设置多个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31(参见图3和图4),每个空腔对应一个料仓2,相应地,中间抽板5上设置的中间空腔51和下平板4上设置的下空腔个数与上平板3上设置的上空腔31个数保持一致。粉状摩擦材料从料仓2进入上平板3的空腔内造型。当工装储料时,由中间抽板5将粉状摩擦材料封闭在料仓2内;当工装加料时,抽拉中间抽板5,摩擦材料由上平板3的上空腔31依次经中间抽板5上的中间空腔51、下平板4上的下空腔进入成型模具进行成型作业同时固定在背板上。参见附图2,在又一实施例中,上平板3与下平板4之间的边缘位置设置中间隔板6,中间隔板6的厚度大于中间抽板5的厚度,例如中间隔板6比中间抽板厚0.3mm,方便抽拉中间抽板5,以实现快速切换工装的储料与加料功能。参见附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平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仓,底部为开口式结构;/n上平板,安装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上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n下平板,安装在所述上平板下方,所述下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下空腔;及/n中间抽板,设置于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之间,所述中间抽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中间空腔;/n其中,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上平板上的所述上空腔、所述下平板上的所述下空腔依次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材料成型的快速加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底部为开口式结构;
上平板,安装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上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上空腔;
下平板,安装在所述上平板下方,所述下平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下空腔;及
中间抽板,设置于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之间,所述中间抽板上设有与摩擦材料块轮廓一致的中间空腔;
其中,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上平板上的所述上空腔、所述下平板上的所述下空腔依次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工装包括多个所述料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上设置的所述上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相应地,所述下平板上设置的所述下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所述中间抽板上设置的所述中间空腔的个数与所述料仓的个数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