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49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该光谱重构方法为了减少数据量,采用10条膜系进行光谱重构;具体重构过程如下:设计膜系的透过率曲线,并进行加工,复测与拟合;选用适合实验的探测器型号;对单色光源进行标定获得标准光谱曲线,波长范围为400‑900nm;获取10条膜系的灰度图像,并进行光谱重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谱重构方法所得光谱重构精度ARE为0.0523,对比国内外研究结果,在使用膜系数量较少的前提下,重构精度达到了同一量级,实现了数据降维,易于工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光谱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十年以来,高光谱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航天器中,在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领域起着巨大作用。现阶段,光谱仪的研制方向越来越倾向于小型化、轻量化与智能化,这就造成光谱信息数据量较之前大大减小,这对光谱重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光谱重构工作原理很早就被有关学者提出,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当目标光谱通过光学系统后,透过在探测器前端的膜系后,由探测器可得到各个膜系的灰度值。这种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A*X=B描述,其中A代表膜系透过率函数H(λ)与探测器量子效率R(λ)的乘积,X(λ)为探测目标的光谱信息,B为经不同膜系调制后的光强,即灰度值。所以光谱重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精确解算出X值的数学问题。当没有任何误差时,光谱信息X值可以用简单的求逆来进行解算。但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存在许多误差。最典型的误差有三种:A的误差,即膜系的加工误差与探测器的量子效率误差。杂散光引起的误差、实验光源误差。这些误差使得A*X=B是一个病态方程,无法准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用傅里叶拟合设计好的透过率曲线,得出10条膜系的关于波长的透过率函数H(λ);/n步骤2:选用适合实验的可见光探测器型号,拟合所述可见光探测器的量子效率曲线,得出关于波长的量子效率函数R(λ);/n步骤3:在400-900nm范围内由H(λ)×R(λ)=A(λ),得出膜系透过率函数A(λ);/n步骤4:求出10条膜系灰度图像的灰度值B,B为10x1的矩阵;/n步骤5:将A(λ)在400-900nm波长范围内整体进行积分,求出10个整体均值me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傅里叶拟合设计好的透过率曲线,得出10条膜系的关于波长的透过率函数H(λ);
步骤2:选用适合实验的可见光探测器型号,拟合所述可见光探测器的量子效率曲线,得出关于波长的量子效率函数R(λ);
步骤3:在400-900nm范围内由H(λ)×R(λ)=A(λ),得出膜系透过率函数A(λ);
步骤4:求出10条膜系灰度图像的灰度值B,B为10x1的矩阵;
步骤5:将A(λ)在400-900nm波长范围内整体进行积分,求出10个整体均值meani



将A(λ)在400-900nm范围内根据波长均分10份,得出10x10矩阵A;
步骤6:在解算光谱信息时,采用凸优化的方式来求解,并建立数量较少且有效的约束,得出10个X值;
步骤7:将求出的10个X值进行归一化,归一化公式如下:



步骤8:对步骤7中的X值进拟合,每个X值代表的是每段波长范围内的均值,该均值作为对应波长内的中心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刘张家坤王文华宋洪震孙凯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