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4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感应部,设置在电池装置的电池上,感应部能够生成信号。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本公开属于电池安全检测
,本公开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锂电池受到外力时将会发生形变,并且在电池老化后也会产生鼓包。当锂电池出现上述问题时,将会发生内部短路、起火爆炸等问题。因此锂电池的安全检测是必须的。如何有效准确地检测电池形变并且如何预测电池将会出现的故障,是电池安全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所述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被设置在电池装置的电池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应变感应部至少能够基于电池装置的电池的形变生成应变电信号,所述应变电信号至少指示所述形变的发生;其中,所述应变感应部包括至少一个应变感应器件,所述应变感应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第一导电层或者所述第二导电层能够响应于电池的形变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发生变化,基于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生成所述应变电信号。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感测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或者,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感测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或者,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流的变化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所述应变电信号包括所述电流的变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所述应变感应部生成的所述应变电信号进行检测。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感测的电压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或者,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感测的电压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或者,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压的变化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所述应变电信号包括所述电压的变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所述应变感应部生成的所述应变电信号进行检测。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的互电容进行测量,基于所述互电容的变化判断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所述应变电信号包括所述互电容的变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所述应变感应部生成的所述应变电信号进行检测。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是否生成感测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是否发生接触。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是否生成感测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是否发生接触。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交替地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当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当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至少基于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时生成的感测电压大小以及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电压感测时生成的感测电压大小,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接触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被施加驱动电压的第一导电层的两端为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被施加驱动电压的第二导电层的两端为第二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条,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条之间绝缘,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条,相邻的两个第二导电条之间绝缘,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有第一导电条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是否生成感测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是否发生接触,基于生成感测电压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条在第一导电层中的位置判断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接触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有第一导电条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有第二导电条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是否生成感测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是否发生接触,基于生成感测电压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条在第二导电层中的位置判断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接触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交替地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有第一导电条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当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有第一导电条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有第二导电条进行电压感测,当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有第二导电条的两端施加驱动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有第一导电条进行电压感测;至少基于生成感测电压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条在第二导电层中的位置以及生成感测电压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条在第一导电层中的位置,获得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至少一个接触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各个第一导电条与各个第二导电条之间形成的互电容进行测量,基于至少一个互电容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预设间距发生变化的位置从而判断电池的至少一个形变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所述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被设置在电池装置的电池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应变感应部至少能够基于电池装置的电池的形变生成应变电信号,所述应变电信号至少指示所述形变的发生;/n其中,所述应变感应部包括至少一个应变感应器件,所述应变感应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第一导电层或者所述第二导电层能够响应于电池的形变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发生变化,基于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生成所述应变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22 CN 20211009079451.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所述至少一个应变感应部被设置在电池装置的电池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应变感应部至少能够基于电池装置的电池的形变生成应变电信号,所述应变电信号至少指示所述形变的发生;
其中,所述应变感应部包括至少一个应变感应器件,所述应变感应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第一导电层或者所述第二导电层能够响应于电池的形变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该形变对应的位置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发生变化,基于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生成所述应变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感测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
或者,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感测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
或者,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流感测,基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流的变化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的电流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
所述应变电信号包括所述电流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检测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对所述应变感应部生成的所述应变电信号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一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感测的电压的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的变化;
或者,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两端施加第二驱动电流,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两端进行电压感测,基于感测的电压的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迈巨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