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44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套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步骤b、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设置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验收时将在验收时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贴近墙面,使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贴着墙面,同时挂杆和对照杆的端部也贴着墙面;步骤c、如果墙面不完全垂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凸下凹另一种是上凹下凸;若墙面为上凸下凹,调节移动挂件使铅垂线对准上刻度线的零刻度从而读取下刻度线;若墙面为上凹下凸,调节移动挂件使铅垂线对准下刻度线的零刻度从而读取上刻度线;若墙面为完全垂直,铅垂线上面对准上刻度线的零刻度,下面对准下刻度线的零刻度,从此来判断墙面的垂度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
技术介绍
墙体工程垂度通常指的是内墙面垂直度,内墙面的垂直度允许一定偏差。比如,建筑物填充墙的垂直壁为5毫米,平坦度的允许偏差为8毫米。石膏的总体垂直度为4毫米,平坦度公差为4毫米。高水平是3毫米的垂直度,平坦度公差是3毫米。因此,墙体工程垂度的验收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套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该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设有横向的上安装杆(3),上安装杆(3)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杆(1)、所述第二竖杆(2)、以及所述上安装杆(3)所在平面的挂杆(5);所述挂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杆(51)和下杆(52),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之间设有移槽(53),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靠近墙面的一端被所述移槽(53)贯穿,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远离墙面的一端彼此连接;所述下杆(52)上套设有可移动的挂件(6),所述挂件(6)上连接有铅垂线(7),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还设有横向的下安装杆(8),所述下安装杆(8)上设有位于所述挂杆(5)下方的让位孔(9);所述下安装杆(8)上还设有从下方围绕所述让位孔(9)的连接框(10),所述铅垂线(7)贯穿所述让位孔(9)后伸至所述连接框(10)内,所述下杆(52)上设有上刻度线(11);所述连接框(10)的一侧弹性铰接有直角安装架(12),所述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对照杆(13),所述对照杆(13)沿着所述直角安装架(12)的一直角边设置,所述对照杆(13)上设有下刻度线(14),所述上刻度线(11)和所述下刻度线(14)的刻度标识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竖杆(1)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安装片(15)和第二安装片(16),所述上安装杆(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15)和所述第二安装片(16)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所述第二竖杆(2)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三安装片(17)和第四安装片(18),所述下安装杆(8)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片(17)和所述第四安装片(18)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步骤b、在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设置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验收时将在验收时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贴近墙面,使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贴着墙面,同时挂杆(5)和对照杆(13)的端部也贴着墙面;步骤c、如果墙面不完全垂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凸下凹另一种是上凹下凸;若墙面为上凸下凹,调节移动所述挂件(6)使所述铅垂线(7)对准所述上刻度线(11)的零刻度从而读取所述下刻度线(14);若墙面为上凹下凸,调节移动所述挂件(6)使所述铅垂线(7)对准所述下刻度线(14)的零刻度从而读取所述上刻度线(11);若墙面为完全垂直,铅垂线(7)上面对准上刻度线(11)的零刻度,下面对准下刻度线(14)的零刻度,从此来判断墙面的垂度是否合格。在本案中,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还设有横向的中安装杆(22),所述中安装杆(22)上设有位于所述挂杆(5)下方的过孔(23),所述过孔(23)内设有透明环(24),所述透明环(24)提供所述铅垂线(7)穿过,所述中安装杆(2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至所述透明环(24)的横槽(25),所述横槽(25)内设有对准所述透明环(24)的凸透镜(26),所述透明环(24)的内圈设有环形凸棱;所述横槽(25)的两侧设有安装块(27),所述凸透镜(26)通过所述安装块(27)固定在所述横槽(25)内,所述凸透镜(26)的中心位置对准所述透明环(24)的环形凸棱;如果验收的墙面不垂直,那么铅垂线(7)相对于透明环(24)会靠近其内侧或者外侧。如果墙面过度倾斜那么铅垂线(7)会接触在透明环(24)的内侧边缘;铅垂线(7)自然会产生一个折角,而通过凸透镜(26)可以放大并清楚的看到这个弯折的情况;如果墙面过度倾斜那么无需在刻度线上读数,从凸透镜(26)上观察即可看到,这也可以更加快捷的判断墙面是否合格。作为优选,所述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沿其直角边的安装槽(19),所述对照杆(13)嵌在所述安装槽(19)内。在本案中,所述挂杆(5)靠近墙面的端部和所述对照杆(13)靠近墙面的端部齐平,并且和所述上安装杆(3)和所述下安装杆(8)的一侧齐平,并且相较于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凸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验收方法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贴近墙面,此时挂杆和对照杆的端部贴着墙面,若墙面为上凸下凹,调节移动挂件使铅垂线对准上刻度线的零刻度从而读取下刻度线,若墙面为上凹下凸,调节移动挂件使铅垂线对准下刻度线的零刻度从而读取上刻度线,若墙面为完全垂直,铅垂线上面对准上刻度线的零刻度,下面对准下刻度线的零刻度,从此来判断墙面的垂度是否合格。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验收装置的整体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验收装置的第一局部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验收装置的第二局部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验收装置的第三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套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如图1-4所示,该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设有横向的上安装杆3,上安装杆3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上设有垂直于第一竖杆1、第二竖杆2、以及上安装杆3所在平面的挂杆5。挂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杆51和下杆52,上杆51和下杆52之间设有移槽53,上杆51和下杆52靠近墙面的一端被移槽53贯穿,上杆51和下杆52远离墙面的一端彼此连接。下杆52上套设有可移动的挂件6,挂件6上连接有铅垂线7,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还设有横向的下安装杆8,下安装杆8上设有位于挂杆5下方的让位孔9。下安装杆8上还设有从下方围绕让位孔9的连接框10,铅垂线7贯穿让位孔9后伸至连接框10内,下杆52上设有上刻度线11。连接框10的一侧弹性铰接有直角安装架12,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对照杆13,对照杆13沿着直角安装架12的一直角边设置,对照杆13上设有下刻度线14,上刻度线11和下刻度线14的刻度标识方向相同。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沿其直角边的安装槽19,对照杆13嵌在安装槽19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挂件6的调节移动都是从内向外的,因此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设计一套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该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设有横向的上安装杆(3),上安装杆(3)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杆(1)、所述第二竖杆(2)、以及所述上安装杆(3)所在平面的挂杆(5);/n所述挂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杆(51)和下杆(52),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之间设有移槽(53),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靠近墙面的一端被所述移槽(53)贯穿,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远离墙面的一端彼此连接;所述下杆(52)上套设有可移动的挂件(6),所述挂件(6)上连接有铅垂线(7),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还设有横向的下安装杆(8),所述下安装杆(8)上设有位于所述挂杆(5)下方的让位孔(9);所述下安装杆(8)上还设有从下方围绕所述让位孔(9)的连接框(10),所述铅垂线(7)贯穿所述让位孔(9)后伸至所述连接框(10)内,所述下杆(52)上设有上刻度线(11);所述连接框(10)的一侧弹性铰接有直角安装架(12),所述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对照杆(13),所述对照杆(13)沿着所述直角安装架(12)的一直角边设置,所述对照杆(13)上设有下刻度线(14),所述上刻度线(11)和所述下刻度线(14)的刻度标识方向相同;/n所述第一竖杆(1)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安装片(15)和第二安装片(16),所述上安装杆(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15)和所述第二安装片(16)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所述第二竖杆(2)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三安装片(17)和第四安装片(18),所述下安装杆(8)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片(17)和所述第四安装片(18)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n步骤b、在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设置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验收时将在验收时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贴近墙面,使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贴着墙面,同时挂杆(5)和对照杆(13)的端部也贴着墙面;/n步骤c、如果墙面不完全垂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凸下凹另一种是上凹下凸;若墙面为上凸下凹,调节移动所述挂件(6)使所述铅垂线(7)对准所述上刻度线(11)的零刻度从而读取所述下刻度线(14);若墙面为上凹下凸,调节移动所述挂件(6)使所述铅垂线(7)对准所述下刻度线(14)的零刻度从而读取所述上刻度线(11);/n若墙面为完全垂直,铅垂线(7)上面对准上刻度线(11)的零刻度,下面对准下刻度线(14)的零刻度,从此来判断墙面的垂度是否合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墙体工程垂度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设计一套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该墙体工程垂度验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设有横向的上安装杆(3),上安装杆(3)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竖杆(1)、所述第二竖杆(2)、以及所述上安装杆(3)所在平面的挂杆(5);
所述挂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杆(51)和下杆(52),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之间设有移槽(53),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靠近墙面的一端被所述移槽(53)贯穿,所述上杆(51)和所述下杆(52)远离墙面的一端彼此连接;所述下杆(52)上套设有可移动的挂件(6),所述挂件(6)上连接有铅垂线(7),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还设有横向的下安装杆(8),所述下安装杆(8)上设有位于所述挂杆(5)下方的让位孔(9);所述下安装杆(8)上还设有从下方围绕所述让位孔(9)的连接框(10),所述铅垂线(7)贯穿所述让位孔(9)后伸至所述连接框(10)内,所述下杆(52)上设有上刻度线(11);所述连接框(10)的一侧弹性铰接有直角安装架(12),所述直角安装架(12)上设有对照杆(13),所述对照杆(13)沿着所述直角安装架(12)的一直角边设置,所述对照杆(13)上设有下刻度线(14),所述上刻度线(11)和所述下刻度线(14)的刻度标识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竖杆(1)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安装片(15)和第二安装片(16),所述上安装杆(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15)和所述第二安装片(16)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所述第二竖杆(2)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三安装片(17)和第四安装片(18),所述下安装杆(8)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片(17)和所述第四安装片(18)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二竖杆(2)之间;
步骤b、在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设置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验收时将在验收时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贴近墙面,使上安装杆(3)和下安装杆(8)贴着墙面,同时挂杆(5)和对照杆(13)的端部也贴着墙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李乃元高玉华李汉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