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3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采用分区开挖,并利用待开挖区储存待安装轨道的方式,充分的利用了施工现场空间,也使轨道之间无需额外留出水管的储存区域,为轨道与灌注桩的连接提供了基础;而灌注桩一方面可以形成支护效果,便于后续的开挖施工,另一方面为轨道的安装提供了基础,使轨道能稳定的安装于开挖区域的两侧;待开挖之后,可以通过搭载于轨道的龙门式输送设备抓取临时储放区的给水管,进行快速、稳定的水管输送,从而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了因土质松软而造成的给水管输送安全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管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球墨铸铁管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给水管材之一,被大量应用于供水、排水、输气、输油等各个领域,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其生产技术、安装技术、维护使用技术也日趋完善,特别是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在长距离、大流量介质输送领域中更是表现突出,该大口径为直径大于DN1000mm。但是,受其自身材质特性限制,其安装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对现场施工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排水、基坑支护、水管连接等条件要求苛刻,不易实施,或者成本较大。球墨铸铁管给水管的安装主要包括:管沟开挖、管沟排水与支护、水管铺设与对接、回填。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若需要在河谷地区进行水管铺设时,因河谷地区土质松软、地下水水位较高,而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的因其管材自重较大,简单采用工程机械吊装,容易产生下陷倾斜、倒伏等稳定性问题,不仅容易导致水管对接困难、碰撞损伤,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专利技术内容为了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 现场布局,划线标出需开挖管沟(3)区域的边界,在管沟(3)区域的两侧设植桩区域,并沿管沟(3)延伸方向浅挖形成植桩带(4);/n步骤S2 植桩,沿植桩带(4)植入灌注桩(5),且在灌注过程中装入穿过多个灌注桩(5)的校直杆(51);/n步骤S3搭建输送设备(10),该输送设备(10)包括轨道(1)和至少两个龙门架(2),所述轨道(1)搭建于管沟(3)两侧的地面,所述龙门架(2)沿轨道(1)排布,所述龙门架(2)包括架体(21)、带动架体(21)沿轨道(1)行走的行走机构(22)、以及用于吊起给水管(31)并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现场布局,划线标出需开挖管沟(3)区域的边界,在管沟(3)区域的两侧设植桩区域,并沿管沟(3)延伸方向浅挖形成植桩带(4);
步骤S2植桩,沿植桩带(4)植入灌注桩(5),且在灌注过程中装入穿过多个灌注桩(5)的校直杆(51);
步骤S3搭建输送设备(10),该输送设备(10)包括轨道(1)和至少两个龙门架(2),所述轨道(1)搭建于管沟(3)两侧的地面,所述龙门架(2)沿轨道(1)排布,所述龙门架(2)包括架体(21)、带动架体(21)沿轨道(1)行走的行走机构(22)、以及用于吊起给水管(31)并沿龙门架(2)覆盖范围移动的搬运机构(23);
轨道(1)安装时,将轨道(1)与灌注桩(5)固定并支撑于地面;
步骤S4管沟(3)开挖,将管沟(3)的开挖区域分为开挖区和待开挖区,将待开挖区最靠近开挖区的区域设为临时储放区,临时储放区放置给水管(31);
步骤S5设置降水结构,并清除管沟(3)内的水;
步骤S6设管沟(3)支护;
步骤S7给水管(31)安装,通过输送设备(10)将给水管(31)从临时储放区的吊取,并转移至安装位置进行对接安装;
步骤S8沟槽回填,在回填的同时,将待开挖区再次划定为开挖区、待开挖区和临时储放区,并重复步骤1-8直至所有水管安装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相邻的校直杆(51)的端部之间紧密套有校直套(52),安装时使多根校直杆(51)的朝向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由多个首尾相连的单元模块组成,所述单元模块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底套(11)和夹板(12),夹板(12)分布于底套(11)沿校直杆(5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底套(11)套接于灌注桩(5)的顶部并通过灌注水泥浆与灌注桩(5)固定,所述夹板(12)夹持于校直杆(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11)的周侧壁的上部设有灌浆孔(111),底套(11)底端的周侧设有第一法兰接头(112),底套(11)的下侧设有辅套(13),辅套(13)顶部的周侧设有与第一法兰接头(112)对接的第二法兰接头(131);辅套(13)的内径与底套(11)的内径相同,辅套(13)的内腔向外凹陷设有环形的凹槽(132),底套(11)的底端覆盖凹槽(132)于辅套(13)顶端的开口,辅套(13)于凹槽(132)处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与凹槽(132)接壤的耳槽(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谷地带大口径球墨铸铁给水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固定有沿垂向或斜向校直杆(51)方向延伸的枕臂(14),枕臂(14)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根。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靖陈海燕林在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