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31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包括机体、平台及砂带辊,机体的底端四周分别与车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机体的顶端与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机体的内部底端与回收箱的底端活动连接,平台顶端的一侧与操作开关的底端固定连接,平台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平台底端的中间部位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壳体的内壁等距与第二气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气压杆的顶端与轴承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轴承底板的顶端与垫板的底端活动连接,圆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隔网,金属隔网的底端与排料管的顶端管道连接,平台的顶端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连接,防护罩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有出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
本技术涉及塑板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功能材料,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装饰工程中不仅要求材料的美观、耐用,同时更关注的是有无毒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环境的影响。PVC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力、汽车、家电、包装及公用事业等行业。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氯乙烯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并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目前我国对环保耐磨PVC装饰材料加工时容易在其表面留下毛刺,而且不能对其进行圆角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可做到实际快速出热水,也可做到出水恒温特别是经过储水第一次预热之后出水续水能力更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包括机体、平台及砂带辊,所述机体的底端四周分别与车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顶端与所述平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底端与回收箱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平台顶端的一侧与操作开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所述平台底端的中间部位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等距与第二气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压杆的顶端与轴承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底板的顶端与垫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圆孔的四周分别安装有滚轮,所述圆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隔网,所述金属隔网的底端与排料管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平台的顶端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有出入口,所述防护罩顶端的中间部位与气压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底端与所述防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的底端与第一气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的底端与第一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与抵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与所述第一气压杆之间通过气管管道连接,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弹簧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与夹持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的另一侧顶端与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与第一齿轮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与砂带辊的顶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轮的一端安装有制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风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抽风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板与所述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抵板的底端安装有防滑橡胶皮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砂带辊的底端与所述夹持装置轴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底端一侧设有电源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可以分别对方形和圆形PVC塑板进行砂带打磨作业,适用性广泛,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打磨工序。同时装置底端安装有车轮,为设备提供了移动能力,便于设备的搬运;设备安装有防护罩和抽风管,有效的减少了噪音污染和灰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打磨装置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打磨装置平面示意图。图中:1、气压泵;2、第一气压杆;3、第一电机;4、气管;5、抵板;6、抽风管;7、防护罩;8、第二电机;9、弹簧杆;10、固定块;11、夹持装置;12、砂带辊;13、操作开关;14、平台;15、机体;16、排料管;17、回收箱;18、壳体;19、轴承底板;20、垫板;21、滚轮;22、第二气压杆;23、车轮;24、出入口;25、圆孔;26、金属隔网;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包括机体15、平台14及砂带辊12,所述机体15的底端四周分别与车轮2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顶端与所述平台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内部底端与回收箱17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平台14顶端的一侧与操作开关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4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25,所述平台14底端的中间部位与壳体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8的内壁等距与第二气压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压杆22的顶端与轴承底板1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底板19的顶端与垫板20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圆孔25的四周分别安装有滚轮21,所述圆孔2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隔网26,所述金属隔网26的底端与排料管16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平台14的顶端与防护罩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7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有出入口24,所述防护罩7顶端的中间部位与气压泵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抽风管6,所述抽风管6的底端与所述防护罩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底端与第一气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2的底端与第一电机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端与抵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与所述第一气压杆2之间通过气管4管道连接,固定块1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另一端与弹簧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杆9的另一端与夹持装置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1的另一侧顶端与第二电机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的底端与第一齿轮27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2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8的底端与砂带辊12的顶端固定连接。车轮23的一端安装有制动装置,用于稳定装置不让其晃动。抽风管6的另一端安装有抽风机,减少灰尘的传播,避免碎屑进入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引发身体健康问题。垫板20与所述圆孔25的内壁活动连接,加固垫板装置,减少其在打磨作业时的晃动。抵板5的底端安装有防滑橡胶皮垫,在进行圆形PVC塑板打磨作业时,对PVC塑板的中心进行固定。砂带辊12的底端与所述夹持装置11轴动连接,砂带辊用于为PVC塑板进行打磨作业。机体15的底端一侧设有电源接口,为整体设备进行供电。具体的,当进行方形PVC塑板的打磨作业时,只需要把PVC塑板放在平台14的中间部位,操作开关13启动第二电机8,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包括机体(15)、平台(14)及砂带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5)的底端四周分别与车轮(2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顶端与所述平台(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内部底端与回收箱(17)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平台(14)顶端的一侧与操作开关(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4)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25),所述平台(14)底端的中间部位与壳体(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8)的内壁等距与第二气压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压杆(22)的顶端与轴承底板(1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底板(19)的顶端与垫板(20)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圆孔(25)的四周分别安装有滚轮(21),所述圆孔(2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隔网(26),所述金属隔网(26)的底端与排料管(16)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平台(14)的顶端与防护罩(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7)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有出入口(24),所述防护罩(7)顶端的中间部位与气压泵(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抽风管(6),所述抽风管(6)的底端与所述防护罩(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底端与第一气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2)的底端与第一电机(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端与抵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与所述第一气压杆(2)之间通过气管(4)管道连接,固定块(1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另一端与弹簧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杆(9)的另一端与夹持装置(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1)的另一侧顶端与第二电机(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的底端与第一齿轮(27)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2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8)的底端与砂带辊(12)的顶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塑板加工生产用新型砂带机,包括机体(15)、平台(14)及砂带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5)的底端四周分别与车轮(2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顶端与所述平台(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5)的内部底端与回收箱(17)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平台(14)顶端的一侧与操作开关(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4)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25),所述平台(14)底端的中间部位与壳体(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8)的内壁等距与第二气压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压杆(22)的顶端与轴承底板(1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底板(19)的顶端与垫板(20)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圆孔(25)的四周分别安装有滚轮(21),所述圆孔(2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隔网(26),所述金属隔网(26)的底端与排料管(16)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平台(14)的顶端与防护罩(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7)的前后两侧底端分别设有出入口(24),所述防护罩(7)顶端的中间部位与气压泵(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抽风管(6),所述抽风管(6)的底端与所述防护罩(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泵(1)的底端与第一气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2)的底端与第一电机(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端与抵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贞泉徐乐唐翔张秀珠
申请(专利权)人:新宏港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