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混流泵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29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混流泵及调节方法,所述柔性导叶结构由柔性导叶叶片和柔性导叶调节装置构成,所述柔性导叶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筋、支撑筋底座和底座驱动机构,支撑筋作为柔性导叶叶片的骨架,通过底座驱动机构和支撑筋底座来实现柔性叶片形状的变化。所述混流泵中,柔性导叶调节装置装于叶片轮毂内部,通过过流断面反馈调节系统基于混流泵的实时工况来调节支撑筋的角度,从而调节叶片的过流面积,达到最佳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混流泵及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泵)内部流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混流泵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混流泵作为污水处理、矿山、发电和防洪排涝等领域的核心动力装备,以其大流量和扬程适中的特点越来越被工农业生产所应用。但由于混流泵设计理论目前还不够完善,且总是基于额定流量工况点来设计,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多工况点、宽高效区的需求。特别是,采用经典设计理论设计出的混流泵结构,当其流量减小到一定数值时,泵内往往会出现旋转失速效应,导致扬程的急剧下降,效率也同步降低。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混流泵机组会发生异常的振动现象,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究其根源,则是由于流量工况的减小,原先基于额定流量工况设计的叶轮或导叶的过流面积已经远大于当前流速下流体所需的过流面积。因此,部分低动量流体长时间占据叶轮或导叶流道中的局部空间,形成了多种复杂的旋涡结构,而流道中的其它部分流体则可以顺利通过。目前,针对混流泵叶轮内失速现象的形成已经有了一些改善措施,但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混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柔性导叶叶片(17)、柔性导叶调节装置,所述柔性导叶调节装置包括m组支撑筋(8)、n个支撑筋底座(5)、n组底座驱动机构,每一组支撑筋中支撑筋的数量为n;m组支撑筋中的每一个支撑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撑筋底座(5)上,其中,m为大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5的正整数;所述柔性导叶叶片(17)固定安装在支撑筋(8)上,每一个支撑筋底座(5)单独由一组底座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支撑筋(8)转动,由不同底座驱动机构驱动支撑筋底座(5)旋转不同角度,从而实现柔性导叶叶片(17)的形状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柔性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柔性导叶叶片(17)、柔性导叶调节装置,所述柔性导叶调节装置包括m组支撑筋(8)、n个支撑筋底座(5)、n组底座驱动机构,每一组支撑筋中支撑筋的数量为n;m组支撑筋中的每一个支撑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撑筋底座(5)上,其中,m为大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5的正整数;所述柔性导叶叶片(17)固定安装在支撑筋(8)上,每一个支撑筋底座(5)单独由一组底座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支撑筋(8)转动,由不同底座驱动机构驱动支撑筋底座(5)旋转不同角度,从而实现柔性导叶叶片(17)的形状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筋底座(5)内圈具有内齿轮(16),所述底座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和外齿轮(18),所述外齿轮(18)装在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支撑筋底座(5)上的内齿轮(16)相啮合。


3.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柔性导叶结构的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轮毂、叶轮、导叶叶片(11)、柔性导叶结构以及过流断面反馈调节系统,所述导叶叶片(11)和柔性导叶叶片(17)调节装置均安装在叶轮出口的后方,每个导叶叶片(11)吸力面后方均对应安装有一个柔性导叶叶片(17);
导叶轮毂内部开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和导叶轮毂表面之间的环形壁上、每一个导叶叶片(11)的根部均开设n条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空心槽(121、122、123、124、125),所述支撑筋底座(5)为环形,n个支撑筋底座(5)依次排列套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一端固定在支撑筋底座(5)上的支撑筋(8)穿过长条形空心槽(121、122、123、124、125)延伸出来;所述柔性导叶叶片(17)固定装在支撑筋(8)上;
所述支撑筋底座(5)驱动机构装在支撑筋底座(5)、轮毂环形凹槽内的空隙中;
所述过流断面反馈调节系统包括通讯连接的混流泵流量工况检测装置、支撑筋角度调节模块,所述支撑筋角度调节模块还与支撑筋底座(5)驱动机构相连,并基于混流泵的实时流量、扬程、效率和功率来调控支撑筋底座(5)驱动机构的工作,从而调整柔性导叶叶片(17)的形状,来改变导叶流道的过流面积以适应当前的流量工况,从而提高混流泵的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8)在安装到支撑筋底座(5)上之后,进行折弯处理,当支撑筋(8)根部紧靠导叶叶片(11)时,其形状与导叶叶片(11)吸力面外形相同,使柔性导叶叶片(17)与叶片吸力面互相贴合;且支撑筋(8)在弯折后,其伸出导叶轮毂后的高度不超过导叶叶片(1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8)的截面为圆柱形,截面直径等于导叶叶片(11)的最大厚度;且所述支撑筋(8)上设有螺孔,柔性导叶叶片(17)相应位置设有通孔,通过螺钉将所述柔性导叶叶片(17)固定在支撑筋(8)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面积可调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底座(5)侧面的环形平面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第一滚轮(10),通过第一滚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磊磊李伟刘栋路德乐李硕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