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27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包括机舱,所述机舱内设置有齿轮增速箱和循环液舱,所述齿轮增速箱通过风轮轴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毂上活动安装有偏转叶片;所述风轮轴液体循环套内开设有与进液孔、出液孔对应的进液环形槽和出液环形槽,所述风轮轴上开设有与进液环形槽、出液环形槽对应的旋转进液孔和旋转出液孔,若干条所述冷却覆冰管路均与进液管套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偏转叶片内设置冷却覆冰管路和回水管路,从而通过加热后液体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无需电力消耗,同时在偏转叶片旋转工作时利用其巨大的表面积实现液体的热量交换,从而对齿轮增速箱进行降温,用途多样,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叶片
,具体为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80059201.1”的一种具有除冰系统的风力涡轮机叶片,除冰系统布置为加热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前缘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在叶片上形成冰,或去除任何存在的表面冰,除冰系统包括绝缘流道,所述绝缘流道布置为使加热流体从加热元件循环到叶片的尖端,并从叶片的尖端开始朝向叶片的根端对叶片前缘除冰,除冰系统布置为在叶片的外侧部分中操作,在此除冰效果为涡轮机操作提供了最多益处,除冰系统的其他特征包括改进的除冰系统的安装布置、改进的除冰系统的尖端配置、以及将除冰系统的部分设置为双壁充气绝缘管。但是上述该除冰系统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通过加热元件使得叶片表面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将覆盖在叶片表面的冰雪融化,上述装置虽然起到了融冰效果,但由于风机叶片表面体积巨大,通过加热元件进行除冰无疑会耗费大量的电力,不利于节能减排要求;2、上述装置设置的加热元件仅能对叶片表面进行除冰操作,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包括机舱,所述机舱内设置有齿轮增速箱和循环液舱,所述齿轮增速箱通过风轮轴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毂上活动安装有偏转叶片;所述循环液舱通过增速箱进液管和增速箱回液管与齿轮增速箱内部的散热管路连通,所述循环液舱通过叶片进液管和叶片回液管与风轮轴液体循环套上开设的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所述增速箱进液管和叶片进液管上均设置有循环泵机;所述风轮轴液体循环套内开设有与进液孔、出液孔对应的进液环形槽和出液环形槽,所述风轮轴上开设有与进液环形槽、出液环形槽对应的旋转进液孔和旋转出液孔,所述旋转进液孔、旋转出液孔分别与风轮轴内部开设的进液道和出液道连通,所述风轮轴远离风轮轴液体循环套一侧通过若干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偏转叶片上固定设置的进液管套和出液管套连通;所述偏转叶片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条沿偏转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排布的冷却覆冰管路,若干条所述冷却覆冰管路均与进液管套连通,所述冷却覆冰管路在远离进液管套一端的偏转叶片夹层内与回水管路汇集,所述回水管路与出液管套连通。优选的,所述机舱内还固定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齿轮增速箱之间通过发电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风轮轴外还套设有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的转动部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毂轴承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机舱上。优选的,所述旋转进液孔和旋转出液孔两侧均设置有密封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偏转叶片内设置冷却覆冰管路和回水管路,从而通过加热后液体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液体的热量来自于齿轮增速箱,从而无需电力消耗即可完成偏转叶片表面的融冰工作,节能减排;2、本专利技术的作用不仅限于对叶片表面进行融冰操作,还能通过利用偏转叶片巨大的表面积实现液体的热量交换,从而在偏转叶片旋转工作时通过与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对齿轮增速箱进行降温,使得该装置用途多样。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偏转叶片内设置冷却覆冰管路和回水管路,从而通过加热后液体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无需电力消耗,同时在偏转叶片旋转工作时利用其巨大的表面积实现液体的热量交换,从而对齿轮增速箱进行降温,用途多样,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轮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覆冰管路及回水管路设置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偏转叶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轮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舱、2齿轮增速箱、3循环液舱、4风轮轴、5轮毂、6偏转叶片、7增速箱进液管、8增速箱回液管、9叶片进液管、10叶片回液管、11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2进液孔、13出液孔、14循环泵机、15进液环形槽、16出液环形槽、17旋转进液孔、18旋转出液孔、19进液道、20出液道、21进液管、22出液管、23进液管套、24出液管套、25冷却覆冰管路、26回水管路、27发电机、28发电机轴、29轮毂轴承、30密封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包括机舱1,机舱1作为各种零部件的承载装置,机舱1内设置有齿轮增速箱2和循环液舱3,齿轮增速箱2用于提高风轮轴4的转速,循环液舱3用于实现冷却降温液的储存,齿轮增速箱2通过风轮轴4与轮毂5固定连接,轮毂5上活动安装有偏转叶片6;循环液舱3通过增速箱进液管7和增速箱回液管8与齿轮增速箱2内部的散热管路连通,循环液舱3通过叶片进液管9和叶片回液管10与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上开设的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连通,增速箱进液管7和叶片进液管9上均设置有循环泵机14,通过增速箱进液管7和增速箱回液管8、叶片进液管9和叶片回液管10之间实现冷却降温液的供给分配及循环流动;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内开设有与进液孔12、出液孔13对应的进液环形槽15和出液环形槽16,风轮轴4上开设有与进液环形槽15、出液环形槽16对应的旋转进液孔17和旋转出液孔18,旋转进液孔17、旋转出液孔18分别与风轮轴4内部开设的进液道19和出液道20连通,风轮轴4远离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一侧通过若干进液管21和出液管22与偏转叶片6上固定设置的进液管套23和出液管套24连通;冷却降温液通过叶片进液管9泵入进液孔12,经进液孔12、进液环形槽15、旋转进液孔17、进液道19、进液管21最终进入偏转叶片6内部;偏转叶片6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条沿偏转叶片6长度方向延伸排布的冷却覆冰管路25,若干条冷却覆冰管路25均与进液管套23连通,冷却覆冰管路25在远离进液管套23一端的偏转叶片6夹层内与回水管路26汇集,回水管路26与出液管套24连通。液体通过进液管套23进入偏转叶片6夹层内部设置的冷却覆冰管路25内,并在偏转叶片6夹层远端与回水管路26汇集,最终通过回水管路26回到出液管套24,在通过出液管套24进入出液道20、旋转出液孔18、出液环形槽16、出液孔13,最终通过叶片回液管10回到循环液舱3内,从而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循环液舱3用于储存冷却降温液,并通过循环泵机14分别向齿轮增速箱2和偏转叶片6内进行循环,轮毂5旋转带动风轮轴4旋转,风轮轴4旋转带动齿轮增速箱2旋转,在齿轮增速箱2旋转过程中,通过进行齿轮增速箱2内部散热管路的循环,从而带走齿轮增速箱2内部的热量,该热量在偏转叶片6停止转动后存储在循环液舱3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液舱3为保温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包括机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内设置有齿轮增速箱(2)和循环液舱(3),所述齿轮增速箱(2)通过风轮轴(4)与轮毂(5)固定连接,所述轮毂(5)上活动安装有偏转叶片(6);/n所述循环液舱(3)通过增速箱进液管(7)和增速箱回液管(8)与齿轮增速箱(2)内部的散热管路连通,所述循环液舱(3)通过叶片进液管(9)和叶片回液管(10)与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上开设的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连通,所述增速箱进液管(7)和叶片进液管(9)上均设置有循环泵机(14);/n所述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内开设有与进液孔(12)、出液孔(13)对应的进液环形槽(15)和出液环形槽(16),所述风轮轴(4)上开设有与进液环形槽(15)、出液环形槽(16)对应的旋转进液孔(17)和旋转出液孔(18),所述旋转进液孔(17)、旋转出液孔(18)分别与风轮轴(4)内部开设的进液道(19)和出液道(20)连通,所述风轮轴(4)远离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一侧通过若干进液管(21)和出液管(22)与偏转叶片(6)上固定设置的进液管套(23)和出液管套(24)连通;/n所述偏转叶片(6)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条沿偏转叶片(6)长度方向延伸排布的冷却覆冰管路(25),若干条所述冷却覆冰管路(25)均与进液管套(23)连通,所述冷却覆冰管路(25)在远离进液管套(23)一端的偏转叶片(6)夹层内与回水管路(26)汇集,所述回水管路(26)与出液管套(2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防覆冰装置,包括机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内设置有齿轮增速箱(2)和循环液舱(3),所述齿轮增速箱(2)通过风轮轴(4)与轮毂(5)固定连接,所述轮毂(5)上活动安装有偏转叶片(6);
所述循环液舱(3)通过增速箱进液管(7)和增速箱回液管(8)与齿轮增速箱(2)内部的散热管路连通,所述循环液舱(3)通过叶片进液管(9)和叶片回液管(10)与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上开设的进液孔(12)和出液孔(13)连通,所述增速箱进液管(7)和叶片进液管(9)上均设置有循环泵机(14);
所述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内开设有与进液孔(12)、出液孔(13)对应的进液环形槽(15)和出液环形槽(16),所述风轮轴(4)上开设有与进液环形槽(15)、出液环形槽(16)对应的旋转进液孔(17)和旋转出液孔(18),所述旋转进液孔(17)、旋转出液孔(18)分别与风轮轴(4)内部开设的进液道(19)和出液道(20)连通,所述风轮轴(4)远离风轮轴液体循环套(11)一侧通过若干进液管(21)和出液管(2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元韩明珠赵斌徐战昌田骏楠黄骁丁广恒周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