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20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PVC发泡设备自动化加工PVC发泡板,提高PVC发泡板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百叶窗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百叶窗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在阳光特别充足的房间都喜欢安装,尤其在夏天的时候,太阳光照射的特别难受,这时候关上百叶窗,可以遮挡住很多阳光,在办公和看书的时候,关上保护眼睛;当冬天需要阳光照射时,再打开百叶窗。但是市场上的百叶窗打开后因叶片之间透光的缝隙较小,导致阳光照射进来的范围较小,难以满足需求,叶片无法拆卸,在对叶片进行清洗时十分麻烦,且对百叶窗叶片的加工和安装通常是依赖人工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微发泡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百叶窗打开后叶片之间透光的缝隙较小,导致阳光照射进来的范围小,难以满足需求,叶片无法拆卸导致清洗叶片十分麻烦,且对百叶窗叶片的加工和安装通常是依赖人工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通过PVC发泡设备加工出PVC发泡板,使后续对PVC发泡板进行加工形成短片体的工序连续高效,提高加工效率,且形成叶片的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在一起,使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张开,在需要遮挡阳光时,布条呈张紧状态,使叶片的短片体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当布条呈折叠状态,使短片体之间呈折叠状态,提高了相邻叶片之间透光的范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br>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还包括将PVC发泡板切割形成长片体的第一切割装置。进一步,还包括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短片体的第二切割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二切割装置包括输送长片体的第一输送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以及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处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对长片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设于第一输送部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和第三输送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部处于第三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之间具有长片体穿过的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所述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具有长片体输入的第一入口和长片体输出的第一出口,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和长片体的宽度尺寸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部,和驱动第一切割部沿长片体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所述第四输送部处于第五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之间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进一步,还包括将相邻短片体连接起来的片体连接装置。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对短片体的表面进行施胶的施胶装置,以及在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布条粘接装置。进一步,所述布条粘接装置包括在短片体上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上布条粘接机构,和在短片体下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下布条粘接机构。进一步,所述上布条粘接机构包括在上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和在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上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一上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部;所述第一上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进一步,所述第一上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上输送件和第二上输送件。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头,驱动第一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上移动气缸。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上张紧部。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上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上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部;所述第二上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进一步,所述第二上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上输送件和第四上输送件。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头,驱动第二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上移动气缸。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上张紧部。进一步,所述下布条粘接机构包括在下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和在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一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部;所述第一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进一步,所述第一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下输送件和第二下输送件。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头,驱动第一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下移动气缸。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下张紧部。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部;所述第二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进一步,所述第二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下输送件和第四下输送件。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头,驱动第二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下移动气缸。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下张紧部。进一步,所述施胶装置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施胶的上施胶机构,和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施胶的下施胶机构。进一步,所述上施胶机构包括对短片体上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上施胶部,和对短片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上施胶部;所述第一上施胶部和第二上施胶部分处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进一步,所述下施胶机构包括对短片体下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下施胶部,和对短片体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下施胶部;所述第一下施胶部和第二下施胶部分处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还包括对短片体上的布条和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PVC发泡板切割形成长片体的第一切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短片体的第二切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装置包括输送长片体的第一输送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以及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处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对长片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设于第一输送部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和第三输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卓逸窗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