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粘钢加固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当中,现在大部分都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出现腐蚀、钢筋也会出现腐蚀的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粘钢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粘钢加固的主要材料为建筑结构胶和钢板,施工简便、快捷、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构件断面尺寸和重量,不改变构建外形和使用空间,因此采用粘钢进行加固,粘钢加固不仅在空间上不会造成负担,而且经济效益高,但在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在粘钢施工时一般是现场将胶液涂覆到钢板上之后再进行施工安装的,而将胶液涂覆到钢板上多是人工进行涂覆,由于粘钢的涂胶需要中间厚两边薄,所以人工在对在钢板涂覆胶液制作粘钢时厚度不易控制,因此涂覆胶液较慢,造成加固施工效率降低;2、在对钢板进行涂覆胶液之前,需要将胶液桶内的胶液先进行均匀的搅拌,然后再将其涂覆到钢板上,由于胶液有一定的黏度,所以在搅拌时费时费力,同时搅拌的胶液易不太均匀,造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装置,该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装置包括移动板(1)、连接块(2)、胶液桶(3)、涂覆机构(4)和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1)上下对称排布且通过连接块(2)相连接,四个连接块(2)是矩阵排布,移动板(1)上设置有胶液桶(3)与搅拌机构(5),胶液桶(3)上设置有涂覆机构(4);/n所述的涂覆机构(4)包括环形端盖(40)、一字型出料通槽(41)、导料盒(42)、连接板(43)、刷板(44)、刮板(45)、塞板(46)、密封圈(47)、带动杆(48)、弹簧槽(49)、挤压弹簧杆(4a)、L型杆(4b)、弹性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装置,该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装置包括移动板(1)、连接块(2)、胶液桶(3)、涂覆机构(4)和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1)上下对称排布且通过连接块(2)相连接,四个连接块(2)是矩阵排布,移动板(1)上设置有胶液桶(3)与搅拌机构(5),胶液桶(3)上设置有涂覆机构(4);
所述的涂覆机构(4)包括环形端盖(40)、一字型出料通槽(41)、导料盒(42)、连接板(43)、刷板(44)、刮板(45)、塞板(46)、密封圈(47)、带动杆(48)、弹簧槽(49)、挤压弹簧杆(4a)、L型杆(4b)、弹性带(4c)、耳座(4d)、推动板(4e)和匚形架(4f),所述的胶液桶(3)的上端面安装有环形端盖(40),胶液桶(3)的内壁下端面开设有一字型出料通槽(41),一字型出料通槽(41)的左右两端面均向下倾斜,且一字型出料通槽(41)贯穿位于上方的移动板(1),一字型出料通槽(41)的下端面安装有导料盒(42),导料盒(42)向左倾斜,位于上方的移动板(1)下端面安装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的下端面安装有刷板(44),刷板(44)的前后两端面均安装有刮板(45),刷板(44)的右端面与导料盒(42)相连接,刷板(44)的下端面为凹形结构,一字型出料通槽(41)内设置有相配合的塞板(46),塞板(46)的侧壁均安装有密封圈(47),塞板(46)的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带动杆(48),一字型出料通槽(4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开设有弹簧槽(49),弹簧槽(49)内通过挤压弹簧杆(4a)安装有L型杆(4b),L型杆(4b)的水平段与带动杆(48)相连接,L型杆(4b)的竖直段贯穿移动板(1),L型杆(4b)的水平段的上下两个端面通过弹性带(4c)与弹簧槽(49)相连接,位于上方的移动板(1)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耳座(4d),耳座(4d)之间铰接有推动板(4e),位于下方的移动板(1)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开口向上的匚形架(4f);
采用上述建筑粘钢加固施工装置进行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时具体的施工方法如下:
S1、倒入搅拌:将胶液从环形端盖(40)的内环面倒入胶液桶(3)内,当需要进行搅拌时再通过搅拌机构(5)对胶液进行搅拌;
S2、清理放入:对钢板的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将清理之后的钢板从右侧的匚形架(4f)上推入;
S3、移动涂覆:推动钢板进行移动,当一字型出料通槽(41)打开之后胶液落到钢板上,然后刷板(44)将胶液涂覆均匀,之后再将涂覆胶液之后的粘钢从左侧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粘钢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5)包括滑槽(50)、限位槽(51)、滑动板(52)、伸缩杆(53)、拉把(54)、顶板(55)、电动机(56)、搅拌轴(57)、搅拌杆(58)、放置盒(59)和回收口(5a),位于上方所述的移动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50),滑槽(50)内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1),滑槽(50)内设置有滑动板(52),滑动板(52)的两侧与滑槽(5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