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隐身膜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及制备方法。属于电磁防护领域,特别是气承式结构膜层的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侦查和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和高性能的探测和制导设备已经应用于现代军事领域。特别是红外探测设备,其具有侦察距离长、侦察精度高、隐蔽性好以及抗干扰性强和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导致武器装备易受敌方红外探测和打击的严重威胁,大大降低了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为了提高战场上武器装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以降低重要军事目标的红外发射率和削弱敌方红外探测器效能为目的的红外隐身技术称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目标的红外隐身技术包括结构隐身和材料隐身,结构隐身主要通过改变目标形状从而改变红外线的传播方向,这种方法灵活性差,适用范围窄;材料隐身主要采取在其表面涂覆隐身涂料实现隐身,这种技术方便、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单兵或独立装备。但是,国家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试验新型装备和战术,要定期进行大规模、机动化的军事演习和练兵活动。为了提升军演的保密程度,需要搭建大型的临时指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第一阻燃防水涂层、受力结构层和第二阻燃防水涂层,所述的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的厚度为10-30μm,红外发射率≤0.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第一阻燃防水涂层、受力结构层和第二阻燃防水涂层,所述的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的厚度为10-30μm,红外发射率≤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中的金属纤维为Fe、Co、Ni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Fe、Co、Ni纳米合金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阻燃防水涂层、第二阻燃防水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力结构层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
5.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受力结构层表面浸渍阻燃防水涂层;
S2、在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材料中添加粘结剂一,并搅拌均匀,得到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
S3、采用涂覆技术将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涂敷在浸渍阻燃防水涂层的受力结构层的表面,得到红外隐身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承式红外隐身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金属纤维红外隐身涂层材料的制作过程是:将金属盐溶于有机粘结剂二和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均匀的电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前驱体纤维,500-650℃煅烧得到纳米金属或合金纤维,将该纤维球磨至3-5μm的纳米短切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献丰,姜欣,孔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扬州斯帕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