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52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1)和其内部的主框架,在主框架内设置有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放置在AGV小车(4)上;在舱体(11)内设置有清洗架(10),在清洗架(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清洗架(10)的架体驱动机构,在清洗架(10)的侧部设置有与软式内镜一一对应的清洗接头(23);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舱体(11)位置内外对应的升降门(2),在主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在本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中,过清洗架实现了软式内镜的自动对接和转接,消除了现有技术的转运方式中容易对软式内镜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医院内镜中心,可重复使用的软式内镜,运转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手工清洗-机器清洗-消毒-干燥-再使用或储存。其中,串联内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人工转运、手推车转运、传递窗转运三种转运方式。然而三种转运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工转运方式使操作人员与污染内镜直接接触,不仅增加了人员的感染风险,也提高了空气传播的感染风险。手推车转运方式的操作过程繁琐,取放内镜频繁,一方面加大了内镜故障的发生,另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传递窗转运方式是介于人工和手推车方式的结合模式,从距离上缩短行程,但劳动强度并没有降低,而且导致诊疗室和洗消室的直接空气流通,增大污染扩散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清洗架实现了软式内镜的自动对接和转接,消除了现有技术的转运方式中容易对软式内镜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的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软式内镜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设置有主框架,在主框架内设置有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放置在AGV小车(4)上;在舱体(11)内设置有清洗架(10),在清洗架(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清洗架(10)进出舱体(11)的架体驱动机构,在清洗架(10)的侧部设置有与软式内镜一一对应的清洗接头(23);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舱体(11)位置内外对应的升降门(2),在主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驱动升降门(2)动作的升降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设置有主框架,在主框架内设置有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放置在AGV小车(4)上;在舱体(11)内设置有清洗架(10),在清洗架(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清洗架(10)进出舱体(11)的架体驱动机构,在清洗架(10)的侧部设置有与软式内镜一一对应的清洗接头(23);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舱体(11)位置内外对应的升降门(2),在主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驱动升降门(2)动作的升降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框架顶部的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自驱动电机(6)两端水平输出后分别固定有一条驱动轴(7),在主框架的两侧设置有与驱动轴(7)相连的滑轮组件,在两侧滑轮组件上分别设置有一条皮带(9),所述的升降门(2)固定在两侧的皮带(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主动滑轮(8)和从动滑轮(16),主动滑轮(8)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主框架的顶部两侧,从动滑轮(16)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主框架的底部两侧,两侧的皮带(9)分别套装在相应侧的主动滑轮(8)和从动滑轮(16)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清洗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陈文梁翟鑫琦刘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