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飞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48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艇,属于浮空器技术领域,包括气囊,还包括设置在气囊上且在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涵道的通孔和/或设置在气囊上且在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容置空间的盲孔;涵道以及容置空间内均设置有保持架以分别安装动力设备和载荷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气囊上开设通孔或者盲孔,并在该通孔或者盲孔内设置保持架,使气囊在充气膨胀后将保持架固定并形成稳定的设备安置空间,从而可以安装动力设备或者其他类型的载荷设备;相对于传统方式中额外搭建的连接构件能够有效降低重量,从而提高飞艇的有效载荷,或者在相同的负载能力下,降低飞艇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空器
,特别涉及一种飞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无人飞行器的巡视、监控等作业日益增多,但是相比于飞艇,无论是一般的工业级固定翼无人机还是多旋翼无人机都存在巡航时间短、航程有限的缺点,而且其系统复杂、故障隐患多、需要频繁起降、维护保养工作量大,因此其适用范围不高。而浮空器则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浮空器大致可以分为气球与飞艇两类。其中气球为无动力浮空器,而飞艇则是有动力装置的浮空器,由于动力装置与飞行控制面的存在,可以人为地对飞艇的飞行轨迹与姿态进行控制与调整。若飞艇被系缆固定于某一特定空中区域,则被称为系留飞艇。依据飞艇的结构,又可分为硬式飞艇与软式飞艇。其中硬式飞艇有固定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内布置气囊,利用支撑结构保证飞艇的气动外形,一般用于大型飞艇。而软式飞艇则完全是利用气囊充气膨胀来保证飞艇的气动外形,通常用于小型飞艇。由于软式飞艇缺少固定支撑结构,所以其动力设备以及载荷设备的布置相对比较困难,通常需要搭建额外的连接构件,而在飞艇升力有限的情况下,额外搭建的连接构件则很难同时满足强度大、重量轻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地在软式飞艇上布置动力设备以及载荷设备称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软式飞艇为满足动力设备以及载荷设备的安装而额外搭建的连接结构存在重量和强度难以平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上且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设备安置空间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设备安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持架以安装载荷设备。优选的,所述载荷设备为动力设备,所述设备安置空间为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由设置在所述气囊上的通孔所形成的涵道。进一步的,所述涵道内的保持架上安装有环绕所述动力设备布置的保护罩。优选的,所述动力设备包括螺旋桨和控制舵,所述保护罩包括环绕所述螺旋桨布置的螺旋桨保护罩以及环绕所述控制舵布置的舵面保护罩。优选的,所述保持架包括多个同轴且沿轴向间隔布置的连接环以及与多个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有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支撑件以安装所述动力设备或者所述载荷设备。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与所述气囊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侧壁为所述涵道的侧壁或者是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优选的,所述保持架通过绳索或者锁扣与所述气囊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环形胀紧气囊,所述保持架与所述气囊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环形胀紧气囊。优选的,所述保持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胀紧气囊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保持架通过绳索或者锁扣与所述环形胀紧气囊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气囊上设置通孔或者盲孔,从而在气囊膨胀后形成涵道或者容置空间,再在其中安装用于固定动力设备或者载荷设备的保持架时,从而可充分利用涵道或者容置空间的侧壁(气囊侧壁)对保持架的挤压效果,使保持架能够以更加简单的结构固定在气囊上,并且省略了涵道发动机外壳及其类似构件的设置,有效降低了额外搭建的连接构件的重量,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飞艇的任务负载能力,或者在任务负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飞艇的整体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力设备在保持架上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持架与气囊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持架通过环形胀紧气囊与气囊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气囊、2-涵道、3-保持架、31-连接环、32-连接杆、33-支撑件、4-动力设备、41-螺旋桨、42-发动机、43-控制舵、5-保护罩、6-绳索或者锁扣、7-环形胀紧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一种飞艇,如图1-3所示,包括气囊1,还包括设置在气囊1上且在气囊1充气膨胀后形成设备安置空间的通孔或者盲孔,设备安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持架3以安装载荷设备。本实施例中,载荷设备被划分为动力设备和非动力设备,当上述的载荷设备为动力设备4,相应的,上述的设备安置空间为在气囊1充气膨胀后由设置在气囊1上的通孔所形成的涵道2。其中,构成涵道2的通孔为一个或者多个均可,本实施例设置四个,并且周向均匀分布在飞艇的四周。用于飞艇主要提供的是升力,因此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上述的通孔呈竖直布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还可以水平布置,以便于影响飞艇的水平飞行速度。其中,涵道2内设置的保持架3采用刚性材料制造,从而使保持架3能够支持涵道2,防止其变形和垮塌。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设置保持架3包括多个同轴且沿轴向间隔布置的连接环31以及与多个连接环3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2,其中,连接杆32有多个并沿周向间隔分布,进一步配置连接杆32呈长条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环31的轴线。并且,保持架3还包括安装在连接环31上支撑件33,而上述的动力设备4则固定安装在该支撑件33上,例如支撑件33配置为十字型的安装板。动力设备4通常包括螺旋桨41、发动机42和控制舵43,此时借助于涵道2的侧壁,可以使螺旋桨形式的动力设备4变为涵道发动机,从而提高效果,以便于降低对动力设备4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设置涵道2内的保持架3上安装有环绕动力设备布置4的保护罩5。对于动力设备4同时包括螺旋桨41和控制舵43的情况,进一步配置保护罩5包括环绕螺旋桨41布置的螺旋桨保护罩以及环绕控制舵43布置的舵面保护罩。通常,发动机42与螺旋桨41组合使用并固定在同一支撑件33上,控制舵43相对于螺旋桨41分离地布置在另一个支撑件33上。对应的,上述的螺旋桨保护罩和舵面保护罩也分离地布置,并且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艇,包括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上且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设备安置空间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设备安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持架以安装载荷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艇,包括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上且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设备安置空间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设备安置空间内设置有保持架以安装载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设备为动力设备,所述设备安置空间为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由设置在所述气囊上的通孔所形成的涵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内的保持架上安装有环绕所述动力设备布置的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包括螺旋桨和控制舵,所述保护罩包括环绕所述螺旋桨布置的螺旋桨保护罩以及环绕所述控制舵布置的舵面保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包括多个同轴且沿轴向间隔布置的连接环以及与多个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骏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