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34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套管和电线管分别在挤出机内成型,然后在出口处将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接触,再进行二次恒温加热,然后经过冷却定型后,得到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该套管线材将套管线材撕开后并不会出现化学胶水残留以及表皮不光滑的情况,避免与人体接触后对人体软组织造成损伤,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医学仪器,直径大约1厘米,长约140CM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大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让医生观察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大肠镜管是由两根管组成,一根是充气管(也称为套管),另一根是电线管。充气管用于在检查过程中在肠道内充入空气为医师提供操作视野。电线管用于连接电子摄像机。现有的大肠镜管一般是通过胶水将两根管粘合起来或用一体挤出成型的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将并在一起的两根管顶部撕开一段,撕开的部位会有胶水残留或者表面会有凸起,进入体内可能有划伤身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先将电线管和套管分别挤出成型后,再在180~250℃下通过二次恒温加热使电线管和套管表面自粘,然后冷却定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将两根并在一起的电线管和套管撕开后,撕开部位表面光滑,与人体接触后不会损伤人体组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套管所用的原料和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分别投放至挤出机中,加热融化挤出成型,再分别通过模具形成套管和电线管;2)在步骤1)所得的套管和电线管离开模具的瞬间,将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接触后,再进行恒温加热,在恒温恒速中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均匀受热使其两者的表皮自粘,然后经过冷却定型后,得到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3)将套管所用的原料和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分别投放至挤出机中,加热融化挤出成型,再分别通过模具在160~230℃下成型,形成套管和电线管;4)在步骤1)所得的套管和电线管离开模具的瞬间再将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接触后,再在180~250℃下进行二次恒温加热,在180~250℃的条件能使套管和电线管的皮层充分受热软化并自粘在一起,经过恒温制冷设备将套管和电线管冷却定型后,得到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具体地,冷却温度需要与生产速度的快慢以及套管和电线管的外径的大小有关,若生产速度越快或外径越大,则冷却温度越低,冷却温度一般为8~30℃。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套管和电线管所用的材料均为同一种材料。再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套管所用的原料和所述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均为不含邻苯二钾酸脂的聚氯乙烯或医用热塑性弹性体。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电线管的外部为绝缘层,内部设有导体。再进一步,步骤1)中,加热时间为5~10min。进一步,步骤2)中,二次恒温加热的时间为2~5min。再进一步,步骤2)中,加热设备为红外线加热器。进一步,步骤2)中,冷却用介质的温度为8~30℃,冷却定型时间为5~60s。再进一步,步骤2)中,选用冷却水冷却定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由上述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以胶水粘合套管和电线管以及套管与电线管一体成型的方法,采用先将套管和电线管各自挤出成型后,再进行二次加温使套管和电线管表面达到95~98%的粘合临界点从而自粘,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定模具温度为160~230℃和在180~250℃条件下对套管和电线管进行二次恒温加热,得到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将套管线材撕开后并不会出现化学胶水残留以及表皮没有凸起或毛刺的情况,避免与人体接触后对人体软组织造成损伤,提高了安全性能。其中,二次恒温加热的温度非常关健,如果温度偏低不能达到电线管和套管的皮层融点,若不能充分粘合则容易自裂;反之温度过高会导致电线管和导管的变型报废,经反复测试后发现,当套管和电线管粘合达到95-98%的粘合界点才能不变型和不自裂。粘合界点为套管和电线管粘合的粘合程度,95%粘合界点意为套管和电线管的表层有95%的面积是互相接触。(2)本专利技术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套管和电线管表面的材料均选用相同的医用材质,撕开后表面光滑,人体接触后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未撕开时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截面图;图3为实施例1撕开时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未撕开时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截面图;图6为实施例2撕开时的示意图;图中:1、电线管;11、第一绝缘层;12、护套;13、导体;2、套管;21、第二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套管2所用的原料和电线管1所用的原料分别投放至两台挤出机中,在170℃下加热8min融化挤出成型,再分别通过模具形成套管2和电线管1;2)在步骤1)所得的套管2和电线管1离开模具的瞬间,进入红外加热器,将套管2和电线管1的表面接触后,再在180℃下进行恒温加热,在恒温恒速中套管2和电线管1的表面均匀受热使其两者的表皮自粘,然后经过8℃的冷却水冷却30s定型后,得到如图1所示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其中,步骤1)中,所述套管2所用的原料和所述电线管1所用的原料均为不含邻苯二钾酸脂的聚氯乙烯(PVC)。邻苯二甲酸酯是增塑剂,是一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助剂,用于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如果与人体接触的容器或包装中含有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可能从容器或包装物中迁移到人体中,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长期大量摄取甚至会有致癌的危险。所以本实施例1中使用医用的不含邻苯二钾酸脂的聚氯乙烯(PVC)。PVC为热熔胶,套管2和电线管1的外皮选用PVC,可以互相粘结。进一步,步骤1)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线管1内部的芯线为多芯线,每条芯内都设有导体13,每条芯线的外部都设有第一绝缘层11,电线管1内还设有护套12来包裹多芯线。套管2的外部设有第二绝缘层21,内部为中空结构。如图3所示,将套管2和电线管1撕开后并不会出现化学胶水残留以及表皮不光滑的情况,避免与人体接触后对人体软组织造成损伤,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施例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用于结肠镜。大肠癌为常见性消化道肿瘤疾病,主要是指于遗传或环境等致癌要素的作用下大肠黏膜上皮发生恶性病变,症状多表现为贫血、消瘦、不完全性肠梗阻、腹泻以及腹胀等,早期诊断和早期发现以及采取规范的术式医治是提高大肠癌临床治疗的着重点。结肠镜检查为大肠癌常用诊断方式,该检查方法具有彻底、直观、清晰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套管所用的原料和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分别投放至挤出机中,加热融化挤出成型,再分别通过模具在160~230℃下成型,形成套管和电线管;/n2)在步骤1)所得的套管和电线管离开模具的瞬间再将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接触后,再在180~250℃下进行二次恒温加热,然后经过恒温冷却定型后,得到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套管所用的原料和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分别投放至挤出机中,加热融化挤出成型,再分别通过模具在160~230℃下成型,形成套管和电线管;
2)在步骤1)所得的套管和电线管离开模具的瞬间再将套管和电线管的表面接触后,再在180~250℃下进行二次恒温加热,然后经过恒温冷却定型后,得到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套管和电线管所用的材料均为同一种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套管所用的原料和所述电线管所用的原料均为不含邻苯二钾酸脂的聚氯乙烯或医用热塑性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无痕的医用连体套管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线管的外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彩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